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唐代道教的“盛唐气象”

  在近三百年的唐代帝王统治中,道教始终得到其扶植与崇奉,道教的地位更是处于三教(道教、佛教、儒教)之道,而抵达了前所未有的“盛唐之气象”。道教,因此而大盛于唐代。此间,道教中是英才辈出,群星璀璨,既有帝王公主,也有宗师高道,还有诗仙才女。


唐代帝王的崇道之盛


    唐王朝建立之后,因皇室李姓和道教尊奉的老子同姓之缘故,而将老子奉为道教始祖,自称为老子的后裔,更将道教定为国教。由此,道教和皇权进入到一个相融合的境界,而历代唐代帝王对道教的尊奉可谓抵达至一个痴迷的地步。例如:


  唐高祖李渊广泛利用道教为他制造舆论,散面谶纬图符,使得道教为其“天命所归”、逐鹿中原而服务。即帝位后,他又将老子尊为“圣祖”,并自称“圣裔”,更在羊角山修建了老君庙,取名“伏唐观”,祠祀老子,还派使臣把天尊像送给高丽,派道士到高丽宣讲《道德经》,使道德传播得以于国外。


  到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即优宠曾预告其“作太平天子”的道士王远知。他在贞观前期以《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来治理天下,并取得了“贞观盛世”的富强局面。故而,他开始实行“崇道抑佛”之政策,于贞观十一年明确宣布道教在佛教之上,并发表崇道就是发扬“尊祖之风”的宣说。晚年时期,他为祈求长生,于贞观二十二年因服胡僧(非道教中人)的长生药而毙命。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依然沿袭前祖帝王的崇道之风,将老子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并规定王公百僚皆习《老子》,更于咸亨五年,以《老子》为官吏考试的科目之一,为道门的理论阐扬奠定了基础。至晚年时,他差点步唐太宗的后尘,而欲服胡僧枷阿逸多(非中道教中人)的药,幸得大臣切谏而免于毙命。


  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则天,也曾遁入过佛门,号称佞佛,但却也利用道教图谶为其登上皇位制造根据。此外,她对道教的神仙长生也是有所追求的,到了晚年更是如此。她曾令道士为其章醮、投龙作功德,又令道士炼药,供其服食。总的来看,武则天和道教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既利用又抑制,视政治上的需要而定。


  在李唐诸帝中,唐玄宗堪称“崇道之冠冕”。他多次亲临玄元皇帝庙拜谒,不断提升老子封号,同时加封唐代开国以来的帝、后,使他们和“大圣祖”老子联系更加紧密。并令全国各地增建老子庙,大造太上老君像供奉,树立了老君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此外,他还制定崇礼醮祭制度,创办国立道教学校,纂修《道藏》,注《道德经》,制定道举制度等。从而形成了唐代道教的全盛时期,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唐玄宗之后,武宗是又一个积极崇道的帝王。他继位前就喜欢道术修摄,继位后,他采取有力措施崇奉“大圣祖”老子。亲受法箓,宠信道士。筑望仙观、降真台,炼服丹药。由于武宗的崇道,道士赵归真、刘玄静等人的怂恿排佛,加上宰相李德裕的赞同,遂造成会昌灭佛事件。


  然而,道教最终没能逃过历史的幻变,在著名的“安史之乱”之后,道教再也无法恢复到开元、天宝年间的盛况了。

cache
Processed in 0.00531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