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石造像的题材与类型

确切的说,中国的石雕造像应由石窟造像和单体造像两大部分组成。石窟造像是在石窟内雕造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等形象,如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等。这些造像与山崖连在一体,是无法移动的。单体造像是供奉于寺庙中的礼拜偶像,尺寸大多不及石窟造像大。单体石造像体积小,是可以移动之物,因此才进入收藏的范畴。

对于单体石雕佛像的形态和特征,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先驱马衡先生在其《中国金石学概要》中有具体的描述。他说:“石像多琢于方座之上,或一佛,或数佛,或立,或坐,或有龛,或有背光。其记文则或刻于背,或刻于龛侧,或刻于座上。此外尚有四方如柱者,有高广如碑者。皆以石琢成,而于其各面之上截凿龛造像,下截刻记文及题名,其阴及两侧,或为无数小龛层累排列,各于龛侧题名。此等小龛,不必皆为佛像,有为亡人或造像人之像者,男女分列,或执香花,或执幡幢,状亦不一。”又说:“像上多施彩色以饰之。”(《凡将斋金石丛稿》)施蛰存先生上世纪所著《金石丛话》专有《造像》一章,其中说道:“有一种小型的石刻佛像,大约是供养于家庭佛堂中的,带佛龛的一般高不过四五十厘米,不带佛龛的坐像或立像不过二三十厘米。这种造像的铭记大多刻在佛背上,如南齐的维卫尊佛(在绍兴),梁释慧影造像(今在上海历史博物馆)和梁陈宝齐造像。不过南朝石佛不多,已见著录者大多是北朝或隋唐间制作。这种石像一般仅有铭记拓本流传于世。佛像全形,不易模拓,较为少见。本世纪二十年代,洛阳出土了一尊杜山威兄弟造观音像,唐代武后天授二年所造。这是一尊等身像(与人体高大相等的),铭文三百余字,刻在像背,书法极工妙。这是近代出土的造像精品,可惜已陈列在美国博物馆,国内连铭文拓本也不易得了。”施蛰仔先生所说:“大约是供养于家庭佛堂中的” 、“小型的石刻佛像”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石雕造像。

同石窟造像及其他材质的佛教造像一样,单体石造像的题材大体分为六种。

一是佛像。大乘佛教认为天地四方有无数的佛,每个佛又可以有许多化身。我国佛造像自南北朝以来包括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毗卢遮那佛等,这些佛造像又有佛装相(也称如来相)和菩萨装相两种样式,佛装相即高肉髻、身着大衣(因历代造型不同,又分为袒右肩式、通肩式、褒衣博带式、方领对襟式等)、内着裙和僧祗支。



二是菩萨。佛没有成道前,称为菩萨。发心修持,追求觉悟,化导众生的佛国诸尊也称为菩萨。主要有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菩萨。其造像多着宝冠或花鬟冠,或束高髻,上身袒著璎珞,肩搭帔帛,下着羊肠大裙,呈天男相或天女相。唯地藏菩萨像为剃发着袈裟的比丘相。

三是罗汉缘。罗汉是声闻中得道的人物,也是一种修行的果位。最常见的是塑在释迦牟尼两侧的迦叶阿难,他们是如来佛的弟子。弟子是宣承佛法的人物,祖师则是现实生活中的高僧。两者造像均为出家比丘相。



四是护法神像。包括天部的四天王、明王、夜叉等。明王是佛和菩萨所呈现的忿怒身(表情寂静的佛像称为白性身),有摧破、降伏魔障和外道的神力,在造型上多与天部神将、金刚力士有相似之处。

五是飞天、伎乐。为天部的乾达婆和紧那罗。天欲作乐时,此神身有异相,上天歌舞,在我国历代佛教艺术中,飞天已独立定型为一种造像样式。

六是供养人。有两种。一种是佛国中的供养人,并非实有其人。另一种即出资雕造佛像者。他们中有僧祗,也有世俗人,包括皇亲贵族、普通百姓,甚至妓女、厮役等。这些人雕凿自己的形象,是企盼得到佛的庇护。两种供养人均雕造为世俗人形象。

单体石造像是包含多种形式造像的概念。根据其形制与功能,一些专家又将单体石造像归纳为五种类型。



一、造像碑。造像碑是一种综合性的石刻艺术。文献记载,前赵建初五年(公元322年)佛图澄造释迦像碑,乃现知文献中年代最早之一例。南北朝时,由于造像功德思想的盛行,这种作为供养性质的造像之雕造在朝野中最为流行,隋唐时仍在继续,宋代后逐渐衰落。造像碑将中国传统的传记颂辞式的文字刊刻与佛教雕像紧密结合为一体,形似碑状,上面龛刻佛像,其形式有扁体和四面柱体两种。扁体造像碑多在正面雕刻佛像,一石一尊,有的有碑额;四面柱体造像碑四面雕刻佛像,或一面分层刻像,一石多尊。这两种造像碑的碑阴和碑侧一般都刻有铭文,通常刻造像时间、缘起、造像主姓名、籍贯、官职、助像邑主、邑子等内容。有的还刻有供养人。



二、背屏式造像。这是一种在人物造型后面附一类似于背光式样板状物的造像。背屏外缘成曲线形,一般为高浮雕造像,造像人物的头部多为圆雕。已知背屏式造像始于5世纪上半叶,它的产生当早于造像碑。6世纪中叶是其最辉煌的发展时期。7—8世纪,背屏式造像缓慢地发展,时间长而数量有限。10—13世纪,这个形式的造像的发展进入尾声,然直至16世纪仍有所见。背屏式造像与造像碑一样,集中分布在中原北方地区,南方较少。多数亦刻有铭文,但文字数量少于造像碑,如“大魏太延五年己卯,佛弟子赵忠为男军途困难许造像一驱,永奉存祀,四月三日造”的造像题记,即为较有代表性的一类。



三、圆雕造像。以圆雕人物造型为特色,多用来表现单个的人物形象,是印度次大陆固有的艺术形式。一般认为,这种造像始于5世纪中叶,一直延续到清代,分布在中原北方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区域。从数量上看,北齐至盛唐时期是这种造像最为盛行的时代。与前两种造像不同的是,这种形式的造像大都没有铭文。



四、造像塔。乃借助塔形造像的佛教艺术造型,也是单体石造像中的一种形式。主要种类有圆形造像塔、多级楼阁式造像塔、多级组合式造像塔和四面单层造像塔。有时上面也刊刻题记。分布在中原北方的广大地区,时间从5世纪初持续到8世纪上半叶,北朝晚期(公元520—580年)是其大发展时期。



五、造像幢和建筑构件。两者也属造像形状。造像幢是在多面柱状体上造像并叠垒成类似塔形的佛教艺术造型,是经幢的一部分。幢原为丝帛制成的伞盖状物,顶饰摩尼珠,悬长杆上,供养佛前。造像幢多刊《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楞严经》等,它盛行宋、辽、金代。建筑构件指在塔、寺等佛教建筑上镶嵌的造像构件,建筑毁灭后,造像构件便以单体造像的形式传世,其中不乏精品。

关于石造像的残破问题。中国佛教历史上曾发生过“毁灭佛法”事件。佛教徒一般称为“法难”。大的灭佛事件有四次,即: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史称“三武一宗”。几次 “灭佛”,石造像多被打破掩埋。因此,评定石造像不能过分追求完整无缺。通体无缺者当然珍贵,但如若稍有残破便不予购藏,便很难得到造像真品了。有人曾这样评价残缺的石雕佛像:在现存的南北朝和隋唐优秀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岁月的风沙消蚀得残缺不全,其中的人为因素是主要的。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使佛像艺术蒙受莫大的灾难;近代盗毁佛像,也使之损失无数。尽管这些残缺不全的躯体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辉,但人们没有鄙弃它,相反更珍视它,因为它的残存部分依然很美,美得让人爱不释手,让人产生联想,就像西方雕塑的典范——维纳斯像一样,失去了胳膊更觉回味无穷。当然它是缺了主体的次要部分,使主体部分更突出、更优美,那么缺了头部——这一主体部分,是否也会觉得美呢?回答依然是肯定的。

历史留存下来的还有少量的道教石雕像,这是因为道教徒也摹仿佛教徒,雕造各式石像,不过他们造的是老君像、道君像或天尊像。北周时,曾禁止佛教,唐代以道教为国教,故道家的石刻造像多为北周和唐代的制作。上文所提到的佛教造像的多种形式,在道教造像中也都有。马衡先生在《凡将斋金石丛稿》中指出:“唐时崇信道教,佛像之外有造老君、天尊诸像者。然北朝业已有之,如北齐姜纂所造老君像,其记文悉为释氏之词。盖自寇谦之以天师佐治以后,释道源流,转因分析而杂糅。造像者只知求福,不论其为释为道也。”

cache
Processed in 0.00459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