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懂得珍惜每一分钟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人的一生,是在一分一秒的时间中走过的,珍惜时间的人,从不把精力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他们知道如何利用精力充沛的时间,以免空耗精力,浪费时间。自古以来一切有远大志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

汉代刘安说:“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晋朝陶渊明曾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力,岁月不待人。”书法家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的枕头是用圆木做的,他读书困倦时就枕着圆木 睡 觉只要一翻身,枕木就会滚走,人就会惊醒,他用这种方法来强制自己,挤时间刻苦读书。

宋史学家刘恕每天合理安排时间做事,从不浪费一分一秒,刘恕从小就学习儒家经书,每日记诵,乐在其中,常常废寝忘食。八岁时,家有客人说孔子没兄弟,他立刻举《论语》中“以其兄之子妻之”一句以对,一座皆惊。小伙伴们有问题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并告诉他们说其实书中什么都有,只要多看书就都能知道。

刘恕18岁时被举为进士,宰相晏殊见他对《春秋》和《礼记》的问题对答如流,请他到国子监试讲经书,晏殊亲自率官员前往听讲,人们被刘恕深厚的道德涵养和精辟的论理所折服,一时大家纷纷学起了经书。

一次,刘恕得知在亳州做官的学者宋次道家中藏书丰富,于是不远数百里跑去借阅。宋次道让这位远道而来的友人住在家里,办了丰盛的酒席款待他,刘恕却说:“您应该知道,我并不是为了享受佳肴美酒才跑到您这儿来的,请您把酒肴都撤走吧,我是慕名来借书求知的。”

宋次道引刘恕进了藏书楼,刘恕每天在这里昼夜口诵手抄,坚持了十多天,直到把自己所需要的书本全部读完、抄完。宋次道赞叹的说:“您这种能吃苦的精神真令人钦佩。”刘恕笑着说:“哪有什么苦啊?!越读书理越明,我觉的有无尽的快乐在其中啊!”

当 时史书因非科举所急,学者多不读。唯刘恕学识渊博,深明史法,分析透彻。并对上下几千年间的史事,不论巨细,了如指掌。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首先推选的 就是刘恕。一次,刘恕和司马光等人游览万安山,见山道旁边的古碑上写有五代时一些将官的名字,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刘恕一一讲出他们的事迹始末。 回来后大家查看史书,果然像刘恕所说的那样,一点不差。

刘恕为人厚道,为官清正,凡事敢“是曰是,非曰非”。提倡弘扬尧舜之道实行仁政,做事讲合民心、顺民意,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日安排除仅够睡眠的时间外,其余时间都用于读书和做有意义的事情。无论身处任何环境,每天坚持读书且数十年如一日。他曾著书自讼,称自己有“二十失”、“十八蔽”,及时反省自己并改过,他这种“自攻其短,不舍秋毫”坦荡的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曾有人赞叹鲁迅是个天才,鲁迅说:“我哪里是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释迦牟尼佛

鲁迅12岁时在绍兴城“三味书屋”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幼,鲁讯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干家务劳动。有一天,鲁讯在家里帮助妈妈多做了一点事,结果上学迟到了,严历的老师狠狠地责备了鲁讯一顿。鲁讯挨训以后,并不因为受了委屈而埋怨老师和家庭,他反而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决心做好精确的时间安排,再也不会因为做家务而迟到了,

于是,他用小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正正方方地刻了一个“早”字,用以提醒和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发愤读书。鲁迅的整一生都是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善于挤时间,利用时间。他尽管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第二天上午起床后,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又开始工作,一直到吃饭时才走出自己的工作室。有时候为了赶写稿子,他昼夜连续工作,实在困了,就和衣躺到床上打盹,醒来泡一碗浓茶,抽一支烟,又继续写作。

鲁迅还说过:「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上一篇文章 : 放弃是为了成功 下一篇文章 : 修养好与人缘好
cache
Processed in 0.00564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