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传戒仪式有哪些内容

什么是传戒?

所谓的传戒是指,通过特定的作法,将戒法传授给僧尼或居士心中去的一种宗教仪式,又称此传戒为“开戒”、“放戒”等之称。乃是佛教中重要的佛事活动,也是佛教中最隆重、最庄严的法事。

 

如何举行传戒仪式?

传戒仪式本来完备无遗,但中国佛教至南北朝才逐渐完善,隋唐间广立戒坛,诸坛并开,而至宋初成三坛传戒体制,明清盛传,迄于近代。三坛传戒规制亦不尽一致,其中明读体参照古规撰集之《传戒正范》等,为近代传戒典则。

按《传戒正范》等,三坛传戒,即初坛传沙弥戒,二坛传比丘戒,三坛传菩萨戒,戒期三坛连传,依次而行。三坛正式传戒之前,预先行请戒忏悔式。初坛请戒分六 项,一净堂集众,即乞戒者先集僧结果,预请和尚允示日期,便引礼集众于净堂。二通启二师,即分别迎请羯磨师和教授师至法堂,提出申请,得到允许。三请戒开 导,即迎请和尚至未能堂开示。四验衣钵,即和尚命教授查验新戒三衣一钵。五露罪忏悔,即由阿阇梨根据新戒初始出家求戒、剃度求戒、求具戒、重求戒等情况, 审问戒障,是否犯有五逆、七逆、十罪、四根本等,并令忏悔。六呈罪称堂,向各堂羯磨师、和尚呈报罪册,乞求救拔,和尚与诸两序大德共议可否准予授戒。二坛 请戒忏悔仪式分五项,一习仪,即预先编次演习仪礼三日,由教授师引导。二请戒开导,请和尚开导并请求受戒。三通白二师,请羯磨师、教授师开示。四教认钵, 教授衣钵名相事仪。五审戒忏悔审部十三重难及十六轻遮等,并令忏悔。三坛请戒忏悔仪式分四项,一通启二师,二请戒开示,三审戒遮,根据受戒者以前受戒情 况,审问相应戒障并令忏悔,四开示苦行,由和尚开示大乘所行的种种苦行。

 

初坛正式传戒仪式分十项

初受戒者迎请二师和尚至法堂,三礼,然后正式开始,一明请师,说明请师法。二正请师,三请和尚二师为沙弥十戒和尚、沙弥十戒阿阇 梨。三开导,传戒和尚开导受十戒意义。四请圣,一请三世诸佛,二请大小二乘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三请观音、文殊、普贤、势至菩萨,四请四 天东土历代祖师及诸大律师,五请诸天龙神护戒。第五忏悔,和尚引导新戒三伸求悔。第六问难,即由羯磨师问新戒遮难,答言无。第七归作,由羯磨引导发愿,尽 形寿归依三宝。第八结归,更加三结(三归依),称三番羯磨。第九说戒相,传戒和尚三宣沙弥弥尼十戒相,一一问尽形寿能持否,答方能持。第十听教嘱,传戒和 尚开示五德十数、五德即:一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国委弃身命,遵崇道故;五志求大乘,为度人故。十数即:一 切众生皆依饮食,名色,痛养想,四谛,五阴,六人,七觉支,八正道,九众生居,十一切入。并问能依教奉行否,答依教奉行。最后维那举回向偈,初坛毕。

 

二坛传比丘、比丘尼戒

即具足戒。先结戒场,次结大界,再建戒坛。上设十师座,下设香案并燃烛供花。又于屏处设一问难座,坛周围悬挂幡美国璎珞。二坛共十 项仪式,第一请十师,至时集于法堂,三请十律师,一请七律师至法堂,二请一律师,三请传戒和尚,亦是第一位律师。第二正请法师,一一请某某位律师为作具足 戒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七尊证阿阇梨等。然且引请十师入戒场,坛前拈香礼佛赞叹,绕坛三匝入座,传戒师居中座,羯磨师居左首座,教授师居右首 座,七证师左右顺次就座。新戒沙弥分班顺次立于坛前。第三坛主白法,传戒和尚告白坛上九师,次十师并沙弥三请圣众。第四安受戒者所在,受戒众念佛出坛,安 于眼见耳不闻之处。第五差教授,坛主抚展问维那僧集否?和合否?未受具比丘出否?何所作为?一一作肯定回答。然后问九师谁能堪任教授师问难,教授师答他 能。即命羯磨师作单日羯磨,教授师下坛问难。第六教授出众问难,教授师得七师同意,下坛至屏处问难。先对三人(为一组)说衣钵名相,遂问衣钵有否,答有。 次即白受衣法、口诵偈咒,依法着衣。再一一审问十三重难、十六轻遮,受戒者作出肯定回答。教授师并嘱咐受戒者坛上如何作答等。第七白召入众,教授师向坛上 问询情况,然后招手沙弥具仪前行至坛前。第八乞戒,教授师引导沙弥向坛上和尚及众师乞求戒。第九羯磨师单白,羯磨白七师,并请求问难,七师应允。第十正问 难,羯磨师审问十三重难、十六轻遮,沙弥作肯定回答。第十一授戒体,传戒和尚抚尺开导明受戒体法。第十二正授戒体,羯磨师依次白四羯磨(三读表决法)仪 式,为沙弥授具足戒,七证师应允。第十三说四坠,传戒和尚四重戒,不得犯任何一戒,否则失去比丘资格,并问能持否,答能持。第十四后授四依,问能持四依 否,四依即依烘扫衣、依乞食、依树下坐、依腐烂药。第十五结劝回向,传戒和尚最终嘱咐教诲。之后十师作礼下坛,回向,告毕。

 

三坛传菩萨戒

其仪式共十二项,一敷座结坛,在佛殿结坛举行。正中敷高座,供本师释迦牟尼佛位, 左上敷高座,供尊证师十方诸佛,羯磨师文殊菩萨,教授师弥勒菩萨,同学等侣十方菩萨,右上敷高座,供所请菩萨戒法师。然后鸣椎集众,令受戒者挂钵执具,身 着三衣,诸殿内或丹墀。第二请师入坛,请菩萨戒前法师入位。第三礼敬三宝。四正请法师,乞求法师授戒,法师问是否是菩萨,发菩提心否?作肯定回答。五开导 戒法,戒师开导受戒意义。六请圣,请文殊作羯磨师,弥勒为教授师、十方如来为尊证师、十方菩萨为伴侣同学。七受四不怀信,受四不怀信即依止佛、法、僧、 戒。八忏悔过法,忏悔三世三业十恶罪。九发十四大愿。十发戒体,正授戒体。十一宣戒相,宣说十重,四十八轮戒,一一问能持否,答能持。十二结赞回向。

 

cache
Processed in 0.00559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