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敦煌莫高窟隋代造像

敦煌莫高窟隋代造像


    莫高窟隋朝时期,马德先生在《敦煌莫高窟史研究》一书中认为由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始,到唐朝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平定高昌并实际控制敦煌止,这期间敦煌的建置一度更迭,先由瓜州下辖,唐武德七年(624)敦煌改属西沙州,后去西字,直称沙洲。

   隋王朝重视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往,大业时期张掖举办过27国交易会,宰相裴矩亲临主持,敦煌经济、文化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得以迅速发展,并以深厚的佛教文化力士积淀,成为河西佛教圣地。

   莫高窟隋窟主要在前期所建石窟群的南北两端展开,由589年至640年的50余年中,建窟近90个,这也是莫高窟历史上造窟频率最高的时期。隋代莫高窟开窟之多,与隋文帝推行较为宽松的佛教政策有关,《隋书》卷三十五载,杨坚即位之年“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充计口出钱,营造经像。”《大正藏》第四十九卷记录了隋文帝对佛教领袖灵藏律师所述:“弟子是俗人天子,律师是道人天子。有欲离俗者,任师度之。”佛教及沙门组织由此得到迅速发展,以致后来的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下令沙门至敬王者,及大业五年(609)诏汰无德业僧徒。两项政令均因僧侣反对而未得实行。

 隋窟形制主要分为两种:

  中心柱窟,有前后室,前室一般平面呈横长方形,顶作人字坡形,南、北两侧壁通常各开一小浅龛。后室平面作方形或长方形,中央设中心柱,柱身四面开龛,这也是西魏、北周同类窟形的延续,所不同的是中心柱在保留字啊半部为方形四面开龛的同时,上半部已演变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覆塔,并于其上影塑千佛,如302窟,窟顶画平棋,正壁及南北侧壁各开一龛券龛。

  方形覆斗顶窟,这也是隋窟的主要形制,依据开龛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两类,其一,为一龛式窟,即只在正壁开一圆券形大龛,此类石窟先有单室形制,如第250、266、304窟等,后演变出前后室的形制,如第436、433等窟。再就是于正壁和南北壁各开一圆券形龛的三龛式窟。三龛式窟一般都有前后室,前室呈横长方形,顶作人字坡形,如第305、420窟(图89)。

  塑像方面,隋窟佛像出现三佛题材,一铺造像已多达七身,塑像体量较大,有的高达4米至5米。第427窟是隋窟中最大的,在后室中心柱前置三铺大立佛,每铺为一佛二菩萨组合。中心柱另三面为三龛说法像。前室南北两侧壁列金刚力士和四大天王,这是隋代造像在北朝佛、菩萨、弟子之处新增造型,也为唐代造像组合奠定了基础。

   第405、404窟后室正壁龛内塑像一尊,呈结跏趺坐,南、北两侧壁则分别绘有倚坐菩萨和结跏趺坐佛,这应是绘塑结合表达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题材,其中倚坐菩萨应是弥勒菩萨。隋代造像的体态特征为头大、体壮,下肢相对较短。佛衣种类有褒衣博带演化式、通肩衣和敷搭双肩下垂式。菩萨头饰有花蔓冠、桃形三株冠等,上身赤裸或着僧袛支,披帛于两肩下垂,饰项圈和璎珞,下身系长裙覆于脚面。

  壁画方面,莫高窟隋代壁画是一个由故事画向经变画过渡的时期,北朝时期窟内南、北、东三壁分上、中、下三层的构画形式仍沿用,上层多画飞天和凭台,中部画千佛,下层绘供养人及三角形垂帐纹,故事画由前期绘于中层改绘于窟顶人字坡上,题材多为本生故事。其后三层式构画又演变为二层是构画,即上层画千佛,下层画供养人。随着故事画的减少,代之而起的式经变画和说法图,这也是唐代壁画的特点,经变内容有《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药师经变》《涅槃变》《弥勒佛上生经变》等,计39幅,这类经变画多被安排在窟顶。说法图则多绘于三壁上层,每壁安排一幅或数幅,原有千佛的表现有所减少。经变画是大乘思想兴起的产物,隋代壁画中的经变多为表现一部经中的一品或数品,其中《法华经变》主要有《序品》《方便品》《见宝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第420窟顶的《法华经变》在莫高窟同类题材中最具规模。

  窟顶四坡各有主题,北坡为序品,描绘佛主聚集诸乘弟子于灵鹫山,并讲演《法华经》的盛况。西坡为《方便品》,例举有多重成佛之道的方便法门,如四众布施、施象队、施驷马宝车、施音乐舞蹈等。南坡《比喻品》,以“三车火宅”之喻,来比作三乘弟子的成佛之道,画面描绘了火起中的奢华大宅,虎狼毒蛇四处奔逃的情景,用以象征人生如居于火宅,险夷无常,图中长者以三车救助诸子逃离火宅,最后诸子归集于白牛车,象征小乘、中乘、大乘这三乘弟子的成佛之道,与逃离火宅的方法和目的是相通的,以显众生皆可成佛之道,最终都是归于成佛的一乘之教。东坡为《观音普门品》,描绘观音菩萨化身度人的诸多场面,如观音救度落难商队,救度海中身处险境的乘船人等。

《维摩诘经变》有著名的《文殊师利问疾品》,表现文殊菩萨与居士维摩诘对坐辩论的情景,有第423、417、420窟等。《涅槃变》在莫高窟较早见于北周第428窟西壁北侧,这是与释迦牟尼诞生、降魔、说法相组合,以佛传故事形式出现。隋代涅槃图是以独幅形式出现,见第427、280、295三窟。

  涅槃像在印度约出自2世纪前后的犍陀罗地区,大藏经《增上部》在描述死者的卧法时讲到,仰卧位死者卧法,左肋向下卧为爱欲者卧法,右肋向下卧者为狮子卧法,佛主释迦涅槃为右卧,枕右手,双目紧闭,有头光而无身光。汉地涅槃佛的姿态呈右卧,但在云冈如第11、35等窟也出现左卧涅槃像,与经典所述不符,哀悼佛主的圣众多为比丘。莫高窟第295窟的涅槃图对此表现的极为生动,举哀弟子环立于佛主身后,表情刻画鲜明,嚎啕欲绝,悲恸婉转之情各异。

 《弥勒上生经变》画面表现在兜率天宫说法的弥勒菩萨,以须弥山上是五间多层大殿象征兜率天宫,弥勒菩萨交脚坐于狮子座上,左右胁侍立四菩萨,宫殿为三层阁楼式建筑,内有天王、天女奏乐和舞蹈,两侧有菩萨说法授记。画面为横长条形,如第416、423等窟。《阿弥陀经变》见于第393、433窟,主体为表现列坐莲花座之上的西方三圣,中央为阿弥陀佛,两侧分别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周围有众沙弥和菩萨簇拥,宝池中间有莲花和化生童子,飞天于空中歌舞,西方净土境界已跃然成型。

 《药师变》是以《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为其创作母本,建第436、433等窟,主要表现药师琉璃光佛和左右侍立的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在三尊像的两侧跪有十二药叉神将,主尊前方置药师灯轮,以示遭厄运者可以得渡。药师佛是佛国医王,发愿要解救众生,凡是敬药师,闻其名号者,均可不入畜生和地狱道,脱离众生之病源和无明之顽疾。这对安抚当时人们的精神起到极大的作用。

cache
Processed in 0.00585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