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明清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竹雕艺术

         明朝中期,竹雕以往朝代出现的兴大型雕刻的风气逐渐减退。社会价值观、审美取向和世俗之风逐渐过渡到追求质地细密、工艺精致和造型秀美的境界。一些供人手中把玩和放在案头观赏的小型雕刻作品恰好迎合了这一审美趋势。此时的江南,民间手工艺在品种、数量和技艺等方面都超过其他地方。宋应星《天工开物》曰:“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这些地方的文人雅士出于对竹子品性以及制成器具的厚爱,在爱竹、诵竹、写竹、画竹的同时,也开始养竹、刻竹,借以抒发自己的受慕之情和展示高超的雕刻技艺,不断加入到民间竹雕创作的行列之中。此时的竹雕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露出头角,以成熟的面貌登上民间艺术的舞台,从最初简单粗陋的实用器具变成具有精湛技艺、深厚内涵、高雅情趣的,供人们观赏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种类。


         明代中后期,大批文人墨客开始走进竹雕创作行列。这些人大多善诗文、精书画,对竹子情有独钟,于是将精力投入到竹雕艺术的探索之中。他们将诗书画形式融为一体,使竹雕艺术的表现空间不断扩展,雕刻技术不断丰富,进而提高了竹雕的艺术品位。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嘉定人年鹤和金陵人濮澄功不可没。由于他们的努力,从明代中期开始,逐渐形成了嘉定和金陵两个竹雕创作中心,被后来人称为“嘉定派”和“金陵派”。以后,便名手辈出,穷工殚巧,竹雕高手和作品的数量蔚为壮观,成为我国雕刻史上特有的艺苑奇葩。


        自明代正德、嘉靖之后,竹刻艺术发展十分迅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雕刻艺术家。当时,这部分人大都集中在嘉定和金陵一带,人们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将他们划分为不同流派,于是出现了嘉定派和金陵派。嘉定派的活动中心主要是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嘉定派最早的创始人是朱鹤,在嘉定竹雕艺术群体中,以朱鹤祖孙三代最为著名。有记载称,其子朱缨,号小松和其孙朱稚征,号三松,均能继承父业。他们的竹雕作品富有创意,书卷气十足而无匠气;他们利用竹材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心巧妙的构思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作品颇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明代留青技法雕刻大师第希黄以“去地阳雕”技法创作的作品,刀法细腻,画面浓淡的相间,风格清秀飘逸。他的作品被人称赞为“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之色为之,妙造自然,不类刻画”意蕴,颇合文人气质,名噪一时。


        和嘉定派同时并齐名的是金陵派。金陵派以竹根雕和竹板刻书画见长。与嘉定派华丽的雕刻风格不同。但金陵派传承不旺,到了清代,能充分体现这一派雕刻风格的高手艺人寥寥无几。


        明代竹雕的主要雕刻技法有,以深雕、浮雕、圆雕为代表的朱氏技法,以浅雕为代表的濮仲谦技法,以张希黄为代表的留青技法。其中,朱氏技法的影响最为广泛。



        清代是竹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清代的竹雕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清代前期,嘉定派竹雕艺人在继承朱氏技法的同时,推陈出新,将其他雕刻艺术的工艺技法用于竹雕,创作出的作品造诣非凡、独具特色。此时是竹雕技法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雕刻艺术家是吴之幡、封锡禄、封锡樟和雕颢等。吴之幡,字鲁珍,活跃于康熙年间(1662-1722),是朱氏兄弟之后的嘉定派第一高手。他在继承朱氏深刻、浮雕、圆雕技法的同时,独辟蹊径,创造出“薄地阳文”技法,极大地丰富了竹雕艺术的表现形式,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对后来的竹雕艺术影响深远。“薄地阳文”技法在康熙年间蔚然成风,追随者众多,成为这一时期嘉定派的主流。


        乾隆时期是竹雕的鼎盛时期。雕刻艺人们的创作活动十分活跃。仅《竹人录》记载这时期的竹雕艺人就有百人之我多,创作的作品异彩纷呈。他们对明代的高浮雕、浅浮雕、留青等技法,既继承又创新,尤其使立体圆雕技法得到更高的发展,这期间创作的作品表现出很强的时代特点。


        清后期的竹雕艺要不再局限于嘉定、金陵两地,在盛产竹子的地区都出现了众多的能工巧匠,竹雕技艺偏向于更能表现书画情趣的浅刻。这个时期竹雕艺人的传承方式,主要是父子、亲戚之间互为师徒,传授技艺的方式。雕刻的题材除通常在山水、花鸟、人物外,还大量出现了书法作品和博古图等。


         清代,竹雕艺术在以往雕刻技艺基础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技艺,即“竹黄器”,又叫“翻黄”、“文竹”、“贴黄”,它的制作方法是将毛竹割成竹筒,去掉竹节和青皮,经过水煮、晾晒、挤压,用胶水粘贴在木胎或其他材质上胎器上,打磨光滑并在上面雕刻图案纹饰。其造型、品种很多,以乾隆时期的作品最为精致。如北京故宫博物馆院收藏的文竹方胜式屉盒,就是以黄杨木为胎,用浅浮雕等技法雕刻而成,其纹饰布局匀称、色调柔和。当时,嘉定、黄岩、邵阳、江安、上杭等地都有竹雕艺人进行竹黄雕刻的制作。乾隆以后,宫内造办处还创制了一种仿青铜器竹雕,雕刻的伤口颇像古青铜器的形状和纹饰。


       清晚期社会动荡,经济衰败,中国的城乡手工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导致了竹雕艺术的衰落。这一时期的竹雕作品,多以阴刻、浅浮雕为主,深雕、圆雕等技法已很少使用,在技法上显得较为单调。创作竹雕的人中虽也有能书善画者,但大部分人只是借用他人的画稿进行雕刻,既没有创意,作品效果也显得缺乏层次、画面呆板,刀法也无飘逸流动之功,因此很少艺术感染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民间艺术方针指导下,从事竹雕的民间艺人自觉组织起来,在相关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传统题材和现实题材竹雕作品的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使竹雕这一一度萧条的民间艺术形式又获得了新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竹雕艺术大师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竹雕创作群体,有些地方还被国家文化部和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竹雕艺术之乡”。



明清时期竹雕艺术

上一篇文章 : 追忆婆娑竹影里的诗情画意 下一篇文章 : 竹子
cache
Processed in 0.00575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