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石造像的辨伪方法

石造像的辨伪方法

在中国古代文物中,雕塑的辨伪是一种综合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具体到石造像,这些年由于伪品的大量出现,更需要我们认真鉴别。

根据笔者的实际体会,我以为辨别石造像的真伪应着重把握四点。

一、先从整体面貌入手,看造像自身有没有一种特有的“灵气”。这里所说的“灵气”是指真品给人的那种“灵光一现”的感觉,并无宗教色彩。我国古代,特别是六朝和隋唐时代,雕凿佛像尽管十分普遍,但却也被看作是极其庄重而严肃的事,无论是造型的设计,还是刻工,均不可草率。可以说绝大多数作品都能做到设计独具匠心,人物比例得当,形象生动活泼,刀法娴熟。然而民国以来的仿制者,尤其是现今的各类赝品,往往只取其形,不得其神韵,还有的刀法粗劣,面目和衣纹雕凿得也不细,看起来显得粗笨,缺乏真品自有的“灵气。”

例如北朝造像的佛首部分,真品制作虽精,但手法简洁。神情多恬静敦厚,冷峻含蓄,而又具有慈祥的会心式的微笑,不像清代民国雕塑那样庸俗而表相。这种清秀而略丰满的造型特色,多介于中国美术史上“秀骨清像”和“面短而艳”之间而又兼具二者之特点。而仿制的东西,无论外形如何酷似,均缺乏那种内在的庄雅深沉的“灵气”。

二、熟知各代各地石造像的基本特征,看其造型、形式、服饰等是否与时代、地域不同,均表现出不同的造型和风格特征。辨别造像真伪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用十六国至明、清各代各地石造像的造型特征去对照实物,从中发现问题。为了提高鉴别能力,必须多看图录中的标准器型,特别是带年款的造像更需要注意,将造型记牢,这在考古学上叫做“标型学”。

比如唐代的石造像,作为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代的佛教造像具有伟大感情和开阔胸怀,追求一种庄严、慈慧、雄伟的气氛,表现一种文化情理并重的理想美造型。艺术家们所追求表现的这些性格和情态是受着时代思想限制的,因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曲折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而伪造的石造像往往抓不住这个时代及地域上的实质性特点,只能模仿一些表面的形式,或张冠李戴,制造出不伦不类的造型,在服饰处理形式合唐制;或是将不同时代的服饰混在一起,头似北魏,服饰又似盛唐;或是在形态上南北混杂,面部或背屏有北方特征,穿戴上却加入了江南流行的格调。抓住这些,就容易找出伪品的破绽。

又比如清末民初时有专仿北魏的造像,但因北魏石造像存世量少,有的名品又是举世公认的,完全照仿容易被人识破,造伪者便采取移花接木的伎俩,东拼西凑,参照甲造像的上部和乙造像的下部硬拼出一个造型来乍看似北魏特征,但只要从造型、服饰和佛教仪轨上去综合考察,从北魏时代风格上全面推敲,总会找到其中的漏洞。

三、掌握历史知识和造像题记的铭刻规律,看其铭文是否符合逻辑。考察和分辨造像题记,是辨别石造像真伪的又一方法。造像题记也称造像铭文,简言之,就是在造像上雕刻的文字。南北朝和隋唐造像题记,大体都有一定的格局和特定的内容及当时行文的习惯。其字体大多近于魏体字,有的具有隋朝和唐初楷书的特点,有的结体匀称,较为工整,也有的显得古朴稚气,这大概与当时的造像大都为工匠们雕凿有关。

造像题记对造像的收藏价值有着重大的影响,无铭文者往往价钱较低,有铭文者身价倍增。尤其是文字多的,其史料价值、书法价值、雕塑艺术价值,兼而有之,更堪珍贵难得。而且造像题记本身还有证实造像年代的作用,有铭文的造像,可信度自然就高。造像题记如此举足轻重,作伪者对它当然也不放过。他们或是在无铭文的造像上加刻题记,提高器物身价,或在伪造的新器上刻就伪铭,让人对伪品坚信不疑。但无论哪种情况,伪刻的文字常出现与时代不符、行文相互矛盾、年号与造像的时代风格相悖以及违背历史的情况。这都需要鉴定者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严加考证。只有熟悉历史及佛教的相关知识,掌握干支纪年和年号及文了特征,才能在审视铭文中确切地判断出造像的年代与真伪。

比如有的石造像刻“北齐天保二年敬造弥勒像一区”,实际上北齐、南齐、东魏、西魏等都是其亡后史家的称呼,北齐时只称“大齐”或不加朝代。又有所谓“天宝二年造像”的铭文,唐天宝年间不称“天宝X年”而称“天宝X载”。至于“大唐太宗年制”的铭文则更为可笑,因为太宗为皇帝死后所尊之庙号,怎能用庙号署款?

又比如铭文署“大统九年(公元543年)”并出现“七代”与“弥陀像”的字样,实际上“七代”和“弥陀像”主要见于唐代。还有所谓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造像碑,不但刊错文字数处,而文字拘谨,有些字并不是北朝时期普遍流行的别体。这些都可以作为辨别石造像真伪的依据。

四、注意石质及风化状况,观察造像的“皮壳”,看其是否有人工造作的痕迹。古代石造像因长年埋于地十或长期风吹日晒,流传至今,有的已遭浸漶,文字模糊,石质差一些的,还有风化的地方,表面上已不同于新开凿的石头,行里人管之征叫做“皮壳”。“皮壳”可作为鉴定石造像的辅助依据。当造型、艺术风格上把握不准时,“皮壳”对判定造像的新旧真伪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现今出现的高仿造像,多有所本,不少仿制品与古代真品雕凿得十分相似,其尺寸、规则和造型与真品较难区分,而“分壳”乃大自然的作用,人工是很难做出的。所谓“器型易仿,皮壳难造”,“皮壳”可以让人们直看到器物本身是否具有年深那特有的征象。

观察“皮壳”一定要手眼并体。“包壳”是藏家感性认识的积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多接触,多上手,就自然找出规律。

另外,古代石雕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在许多突出部位有磨损的痕迹,用手触摸,比较光滑。而仿品伪品多数涩手,观其指一般情况而言。现今也有将新制的伪品去掉石 头的楞角,故意“做"成光滑的样子,但伪做的东西与自然形成的东西终归不同,只要仔细分辨总能找出破绽。

cache
Processed in 0.00505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