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王羲之与佛教书法

      中国书法发展到魏晋时代,进入了第一次高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幼年讷于言辞,稍长却善于才辩,以骨鲠著称。善于隶书,为古今之冠,时人称颂他的笔势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学书自有师承,相传其七岁学书,求学于当时著名的女书家卫铄卫夫人。传为王羲之撰写的《题卫夫人后》中有一段自叙学书经历的文字:“予少学卫夫人,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日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十六岁时从叔父王虞学习书画。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载:“虞画《孔子十弟子》赞云:“余兄子羲之幼而歧嶷,必将隆余堂构”,。可见乃王氏家族之良材。王羲之的书法师承,大致的线索是:“少学卫夫人,得正书的技法。十余岁至二十岁,改学叔父王虞,得众体之法。二十岁以后,师师之所师,正书、行书宗尚钟繇,草书效法张芝”,刘涛的《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书中说其书法之成就在于由今追古,不断学习而日臻佳境。观王羲之的书法,笔画间不求平正,而求书势的平衡感;点画间俯仰顾盼,欲去还来,首尾相连。字里行间,凛凛有风仪,“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正是书如其人!唐太宗李世民说:“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著断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美有多种,壮美、柔美、凌厉或端庄之美等等,若臻尽善尽美之境,应当是一种中和之态。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有:“右军书不言而四时之气具备,所谓中和,诚可经也”。能经营位置、应就平衡,又能做到羚羊挂角、了无痕迹,融雄健与飘逸、法度与恣意于~体'通篇又芬郁修美,似“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王羲之真正是古今莫二。

       史上记载了不少王羲之的趣闻轶事和典故。魏晋时注重人物品藻,讲究门第等级。王羲之21岁时,尚书令郗鉴使门生向王导求婚,“导谓之曰:.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成自矜持。惟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郡公日:‘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焉。”与听说太尉家要来提亲,便纷纷修饰待选的王氏子侄们不同,王羲之坦腹东床,毫不在意,显示了人物的旷达豪放、不羁于物的可贵品格,令郗鉴刮目相看,反而毫不犹豫地将女儿郗浚嫁给了他。

      “羲之爱鹅”也是熟典了,《晋书·王羲之传》曾载:“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其意甚悦”当是欣悦于鹅脖颈的昂扬环曲,扭转而有势的姿态,并从中悟到了书法笔力和笔势的妙处。一篇《道德经》得笼鹅而归,其实是各得其所。倘若人有所求,又能求而得之,即是人生乐事,自是欣欣然的。

       王羲之令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再有就是“兰亭雅集”了。据唐何延之《兰亭始末记》载:“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凝、徽、操之等四十一人,修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纸,鼠须笔,道媚劲健,绝代所无”。即公元353年,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41位名人雅士集结于兰亭歌诗吟咏唱和。“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由此文人雅士“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乌,具物同荣,资生成畅”。《兰亭序》可谓诗书双绝。书法为即兴写就,随意草成。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据说后来再写已力不能逮。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兰亭序》的内容更是千古佳文,虽是记载当时的盛会,实则写景言志,抒发胸中逸气。当时同游的孙绰也有《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其中言道“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是故他欲“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诗文也是饱含人生哲思,表明应当多至一些可以养情养性、澡雪精神的清幽处所来怀怀古,与古人对谈,与内心对话,浮躁之心方能减、而冲淡之心故能生。

       王羲之的千古名作《兰亭序》,堪称书法史上彪炳千秋的经典,但真迹已被唐太宗李世民殉葬昭陵,今人所见皆为摹本。关于《兰亭序》的流传,唐朝刘觫《隋唐裹话》中记载: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560-565年)中为僧智永所得,献之(陈)宣帝。隋平陈时,或以献晋王(隋炀帝),王不之宝。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才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621年)入秦府。贞观十年(636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唐太宗得到《兰亭序》贴后,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诸葛贞、韩道政、赵模等人,双钩廓填临摹若干,分别赏赐于诸王侯大臣。初唐大书家欧阳询、褚遂良另外也有临本。现故宫博物院藏纸质临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草稿,28行,324字。因为卷上有唐中宗神龙年号(705-706年)小印,故称“神龙本”,于传世的唐代摹本中数最精之作。

        在论及中国古代佛教书法时,之所以提出王羲之的《兰亭序》,主要想从王羲之书法与佛教之关系的考辨,以及从王羲之书法对后世佛教书法创作的影响两方面来看。

       王羲之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与当时的高僧支遁为友,常常听支遁以玄学解佛学。书论曾记载王羲之书写过《遗教经》。宋黄庭坚《论书》中曾说:“往尝有丘敬和者摹仿右军书,笔意亦润泽,便为绳墨所缚,不得左右。予尝赠之诗,中有句云:字身藏颖秀劲清,问谁学之果《兰亭》,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石崖《颂中兴》,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诗中提及的《兰亭》及《乐毅论》皆为王羲之名作。由这首诗可知黄庭坚认为丘敬和的书法体貌完全来自于《兰亭》,就小字的书写和研习上,黄庭坚建议丘敬和多学《乐毅论》,而不要取法《遗教经》,由此似可推论王羲之曾抄写过《遗教经》这本佛经。

       二是在于王羲之所创立了“意在笔先”的书学观带有浓厚的佛学色彩。赖永 海《中国佛教文化论》一书中说:“佛法虽广,其要者无出于戒、定、慧三学。夫戒 者,主要是收束身心,定者,则在专志凝神,而般若智慧,则使人穷妙极巧。此三者 均与书法之道相通。”传为王羲之所作的《题卫夫人后》中说:“夫欲书 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 然后作字。”同样传为王羲之所作的《书论》中有:“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 字居心后,未作之时,结思成矣”。王羲之所倡的专志凝神静观默想都与佛教的禅 观之旨十分相契,也与佛教之戒、定、慧三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第三,王羲之对佛教书法的贡献主要在于其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在唐代,由于帝王的好尚’王体风行天下。隋唐的智永,据传是王羲之七世孙,他能传家法,以王体书法抄经八百余本分散浙东诸寺,以规范当时的抄经书体;唐代僧人怀仁集王体书法成《圣教序》、唐玄序集王体书法作《金刚经》并有刻本传世。所有这些都可看出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对佛教书法创作风格的影响,以及王体书法在佛教书法中的广泛运用。这~点在后面的论述中会时有体现。


cache
Processed in 0.00472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