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于2007年以前可乘观光索道到达,后因生态问题停止对外开放,佛教圣地华藏寺所在地金顶(3077米)成为了峨眉山旅游的最高点,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据传为佛教中普贤菩萨的道场。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化,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峨眉山就闻名于世。而峨眉山名,早见于西周,据晋代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杜宇以褒斜(今陕西汉中)为前门,熊耳(今四川青神县境内)、灵关(今四川雅安芦山县西北)为后户,玉垒(今四川都江堰市境内)、峨眉(今四川峨眉山市境内)为城廓。”晋左思的《蜀都赋》写道:“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但为什么称之为“峨眉”。其说不一。一说峨眉山是因“山高水秀”得名,另一说是因“两山相峙。”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峨眉山屹立在大渡河边上,大渡河古称“涐水”山爱水而得名,故称“涐眉山”。峨湄山只是因为是山,才离开了水,由“涐湄”变成了“峨眉”。这种说法系近代文人赵熙之论,“是山当涐水之眉。眉者,湄也,以水得名。”峨眉山自春秋战国以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峨眉”二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峨眉山外形雄伟秀丽、内在旖旎多姿的特点。
自古就有“普贤者,佛之长子, 峨眉者, 山之领袖”之称,峨眉山自然遗产极其丰富,素有天然“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之美誉。
峨眉山浓缩了千万年来自然精华。景区面积623平方公里,其核心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游览线路120余华里,由高、中、低三大主题游览区组成。现全山共有寺庙28座,景点分为传统十景和新辟十景。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震撼的金顶,凌云之巅,有世界最高的金佛—四面十方普贤,集天地灵气,映日月光辉;有世界最大的金属建筑群,金殿、银殿、铜殿气势雄伟;也有世界最壮丽的自然观景台,可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金殿、金佛六大奇观。金顶,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朝拜中心,是佛在人中、人在景中、景在佛中的人间天庭。中山区的清音平湖则是峨眉山自然景观的代表。低山区的第一山亭和美食廊集中展示了峨眉山博大精深的人文文化和时尚休闲潮流。由红珠休闲区、中国第一山文化长廊、瑜珈河异国风情长廊、温泉养生康疗区、现代人文景观区和天颐温泉乡都六大休闲功能区,构成了目前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功能配套最完善、设施最先进的温泉度假国际会议中心,昭显着景区旅游的高品质。峨眉山景区已成为集休养、养生、文化、娱乐、观光、美食为一体的全新多功能复合型的魅力新景区。
峨眉山是人类文化的宝库,文化遗产极其深厚,是中国佛教圣地,被誉为“佛国天堂”,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是盆地升起的天庭,是当之无愧的山之领袖。《杂花经•佛授记》中说到:“震旦国中,峨眉者,山之领袖”。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绝唱。更有“一山独秀众山羞” “高凌五岳”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