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隋文帝推崇佛教与他出生于尼姑庵有关

隋文帝杨坚复兴佛教

自从隋文帝杨坚废北周称帝之后建立了隋朝,即位后就改变了北周武帝宇文邕毁灭佛法的政策,大兴佛教。于开皇元年(581)就确立以佛教为巩固其统治权的方针之一,“听任百姓出家”。而且“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并且确立了“以儒学为核心,以佛道为辅助”调和三教思想的统治政策。这一方针政策的确立,使中国佛教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成为复兴佛教的大功臣.



隋文帝推崇佛教与他出生于尼姑庵有关吗?

有人说隋文帝杨坚之所以推崇佛教与 他出生于尼姑庵的身世有关。据《魏书·高祖上》记载: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般若尼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开国元勋,官封柱国,晋爵为隋国公,其母与周明帝的皇后是亲姐妹。这样显赫之家的孩子怎么会出生在尼姑庵里,并且由尼姑抚养呢?


据道宣《集古今佛道论横》卷乙 记载:尼姑预言“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世处之”。,他当欲生时,红光照室,并有紫气满庭,紫气之色,能使人的衣服,并为之变紫,顿使内之人,见此异状,惊异不已!六月的天气炎热,褓母用扇子为小儿扇风,小儿怕冷,寒甚几绝,已经哭不出声来。

这时,忽然有一此丘尼,无因而至,对文帝的父亲说:“你们不用为此儿担心,他有天佛所佑”,并替小儿取一乳名——那罗延,梵语那罗延,含金刚不坏之义。这位比丘尼又说:“此儿来处不比寻常,你们俗家秽杂,由我来抚养。”文帝的父母既不认识那尼师,当然不愿意将爱子让一个尼师来抚养。可是那罗延小儿很怪,他看见尼师就不哭。一离开神尼他就啼哭不休,使得太祖全家都没有办法让停止蹄哭。后来只有忍痛让神尼带去抚养。太祖割宅为尼寺,开一小门相通,因此文帝在褓襁之际就与神尼智仙师过着出家生活,吃斋奉佛,抚养长大,有十三年之久才回家里。(王劭撰《隋祖起居注》


后来北周灭佛的时候,杨坚曾经不顾一切地救护智仙尼,把她隐匿在自己的家里。由于隋文帝杨坚自幼就在 佛教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这段身世与经历自然使他对佛教有一种特殊的敬奉之情。隋文帝杨坚从小就受佛教的影响与熏陶固然是他推崇佛教的原因之一,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隋文帝处于政治上的考虑,接受了历代帝王崇佛、废佛的经验与教训,深谙佛教劝善化民、资助王化的政治作用而推崇佛教。隋文帝对佛教的敬奉,使佛教 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cache
Processed in 0.00559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