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关于“双修”的几种观点

已故著名藏学家李安宅先行说:


二像拥抱,即一般所称之“欢喜佛”。但于“欢喜佛”的解释,则人各一词……除了镇压的象征以外,欢喜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一个说法以为,男的代表方法,女的代青智慧,两者合一,即所谓方法与智慧双成的意思。更彻底的说法,应与近代的两性以相近,即男女相合为一单位,为一完人;只人男或只有女,都是片面的。出家人的思想为圆满具足,不假外救的解脱。这个结果,不只理想的解入,乃是信念上的充实,即阳而具阴德,阴而具阳德,所谓“阴阳合而道成”者是。一切宗教到了神秘的阶段,都有这一层的修证,正不止佛教如此。


修证所得,即为快乐;这快乐乃是信念的现象,并非真有男女的关系。佛家有“欢喜佛”,道家有“婴儿姹女”;象征微异,理路则同。人类强加理由化、具体化的趋势,道出许多“盗取阴阳”的谣言或迷信行为,也在道家如出一辙,其实也与道家本身毫不相干。


胜乐金刚造像


胜乐金刚造像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活佛认为:


在藏传佛教中把宇宙和生命,实体和空间,物质和精神,本质和现象,行动和智见,精血和气脉,有形和元形等等分成了阴阳两极对立的存在。对立的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依相合,不可分离……密法就是根据这种规律,进行协调阴阳,激发潜能,促进生命升华的一种修持方法。“双身佛像”就是代表人体内气血等的“双合”规律和慈悲与智见等的“道”的规律,佛体和佛智等的“果”的规律等两两依规律的……一般情况下,“双身佛”的男身代表慈悲,女身代表智慧,故称“佛母”。慈悲和智慧是佛法的两条根本,“双合像”就是这根本教理的象征物,与“性感”和动物行的“肉欲”毫无关系。


密法的最高境界——“乐空智慧”的“乐”指的是:气入中脉后体验到的一种“乐境”,“空智”指的是一种在此乐境中产生的“见空直觉”,如此而已,别无他意。


于乃昌先生在《佛本融合——藏密及其艺术》一文中指出:


这种双身边体偶像反映了藏密的一种哲学观念,是把人生的善与恶阴与阳、真与假、美与丑、乐与苦、爱与恨、友善与抗争、纵情与禁欲等等矛盾对立范畴,均视为如同男女两极之性,处在运动的统一体中,构成了宇宙、世界和生命,因而把这种观念统统纳入两性双身连体形象之中。


这种观点与上面的两种说法,大体是一致的。这些说法都认为双身佛像拥抱交合是一种形象化的象征,是代表着藏传佛教深奥的教理。在密教经典中,说到男女双相修时,强调“从心中出”强调是一种“观想”,双身画像或塑像是为修炼时作“观想”而用的。但是,双身像是否完全与性力崇拜毫无关系呢?


于文中接着指出:


有许多学者认为,密宗双身修法和“大乐”思想源于印度教的性力派。但须知,此法纪在密宗中的传播和发展,是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内在土壤和根据。在双身修法中所表现出的阴阳合一观念和“性力”崇拜与女性崇拜本来就是各民族原始宗教的普遍存在……在本教的祭祀对象和使用的法器中就有男女性器。


藏密的“乐空双运”修法是以印传的《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依据,继承了西藏本土从原始宗到本教曾普遍存在的女性和“性力”崇拜,再配以佛教义理而形成的,并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两性连体双胎诸金刚的艺术形象。


所以,双身像的形成与古代的性力崇拜是有内在联系的。


王尧、褚俊杰二先生在《宗喀巴的密法思想》一文中称,密乘是佛教修习的高级阶段。密宗修习的四个层次为张采用“笑”、“视”、“执手或拥抱”、“二相合”的名称来命名四续。有人认为这四个名称,就是个性爱过程,密宗充满着色情内容。其实这些是误解。但是从印度佛教的历史背景来看,佛教密宗解实接受了一些性力崇拜的内容。早在1911年印度大学者夏斯特里曾给“密续”下过这样的定义:


“密续”一词的用法非常广泛。一般人们按吠陀以外的任何一种体系来理解它。但它确实意味着对性力的崇拜,即对女性的生命力的崇拜。对女性生命力的崇拜是与男性生命力相关联的。男女性的结合便是密续的基质。


当代印度学者巴达恰里雅在《佛教密宗导论》中说,这一定义适用于佛教密宗,但只适用于高级阶段,即适用于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而不适用于低级阶段的事部和行部。


王尧、褚俊杰认为,“密宗决不是倡导纵欲的教法,所谓‘性瑜伽’的修习得有严格限制的;只有少数通过初级阶段的修习并被证明是合格的人,才能继续进行含有性内容的高极阶段的修行。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宗喀巴反映复强调修习的次第,正是为了避免密宗修习中性的内容泛滥成灾。”


在西藏佛教历史上也确实存在着某些“外道”、“邪法”在某一时期“泛滥成灾”。格鲁派高僧土观·却吉尼玛在其者名藏传佛教史书《宗教流派镜史》中讲到:


(焚天派)解脱之道,谓外用家畜牺牲之火祭,内用妇女私处为炉,作漏滴精液之火施;其解脱者,谓尔时所生之空觉及安乐也。


(湿婆派)谓结合瓶息,以自在天阳物之端灌顶,与妇人交合,流精液之安乐等为道。由流精之乐,生出交合乐之智慧,许此为解脱。


有名为红阿者黎与绿裙斑支达等人从印度来,以受用女人为合修,杀死仇敌为救度,遂有号称“合度”之邪法。


刘立千先生在所著《藏传佛教各派教义及密宗漫谈》中介绍格鲁派历史时,谈到了宗喀巴大师进行宗教改革前的西藏宗教状况:


公元十四、十五世纪时萨迦派与噶举派争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弛,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荡自恣。上层僧人仗其特权,借口修密向民间索取妇女,供其奸淫。从元代以业,这些修密喇嘛,无恶不作,查看《元史》:萨迦僧为元帝传无上密乘“喜金刚大灌顶”,授双修法(双身),广取妇女,为淫戏是乐,甚至男女裸处,君臣宣淫号为事事无碍境界。更令人愤慨的是行一种“合诛”邪法,肆意蹂躏妇女称为合,杀人活取心肝称为诛。《清吏》说合诛法是邪法。宗喀巴改教以后,其他教派也是响应乾,对歪风邪气,略加整顿。依据《土观宗派源流》说,直至公元16世纪时,宁玛派中还有人借口《伏藏密法》使百姓供酒,名为供甘露,供妇女,名为供佛母,当时欢喜酒色之僧徒,争相效尤,使清净寺院僧舍几乎变为有妻室之俗家矣。积习难除,戒律废弛,乃至如此。


宗喀巴正是面对当时西藏佛教内部的混乱弛状况,立誓改革,创建了格鲁派(意为善规派),强调戒律清净,对密法修持者要求更严,还强调苦行。在修法过程中先观空,然后观想男女之事,由母尊生出诸佛,复观空。归结到“缘起性空”、“诸法皆空”,同时含有以欲治欲,随欲转化之宗旨。而天女、空行母皆由心(观想)出。食色天性,是正常人的生理要求,顺势而导,以达到“空”与“清静”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说古印度密宗是与性力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这又源于妇女的繁殖力和自然(动植物)的繁殖力。印度佛教密宗传入我国西藏后,不能不带来这些影响,造成一定历史时期西藏佛教内部的混乱和败坏。宗喀巴为此进行宗教改革,严格戒律,强调观想。至于含有性内容的修炼是有严格次第限制的。


印度学者在著名的《顺世论》中,也详累论述了密宗与性力崇拜的关系。

上一篇文章 : 密宗的四加行 下一篇文章 : “调伏”与“乐空双运”
cache
Processed in 0.00428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