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标语
联系电话

三宝佛佛像
Product displa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联系人:任金鹏

业务电话:18250514111

联系邮箱:88314111@qq.com

服务项目: 佛像雕塑,铸铜浮雕,铜雕厂家批发

公司地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东方大道1142号

三宝佛佛像

将佛法僧称为三宝

发布时间:2019-08-23

将佛法僧称为三宝产品详情



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佛”是最初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后来泛指世界无数诸佛。“法”是指诸佛所说的一切教法,包括佛教的一切理论学说。“僧”指佛教的出家信徒,是依照佛的教法出家进行修行的人。佛法僧三者,合称为“三宝”。


三宝佛


关于佛,我们知道的很多,他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觉悟之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觉悟者”,尊称为“佛”。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生活在大约公元前6~5世纪。在青少年时他即感受到了人世的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的方法。约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修,终天在印度提伽耶附近的一颗菩提树下觉悟,成了佛。此后在45年时间里,一直四处奔走,传播教法,直到80岁时去世。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佛。


“佛”,梵文原词为Bhudha,音译为“佛陀”、“浮屠”等,简称为“佛”。其含义是“觉悟”,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种意义。所谓“自觉”,就是说佛陀本人已经觉悟,已经了断生死,涅盘解脱。所谓“觉他”,是说佛具有记他人觉悟的能力,可以便使别人了断生死,涅盘解脱。所谓“觉行圆满”,是说佛的觉悟已经达到了无上的圆满境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修行成佛,就是佛教的最高追求目标。在佛教信徒看来,如果没有佛的出现,一切众生还仍然处于“无明”的黑暗之中,仍然沉溺于生死的苦海之内,不能自拔,不能解脱。只有佛的出现,才为他们指明了道路,指明了超越世俗世界的方法,故此他们将佛看做是无上的宝物,称之为“佛宝”。


最初,佛教的佛只是释迦牟尼一位,但随着佛教的发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出现,佛由原来的释迦牟尼一位,变成了十方世界无数无量的诸佛,他们各在自己的佛国世界中宣说佛法,教化众生,慈悲济人。这些后来形成的诸佛,也得到了佛教徒的敬信,也成了“佛宝”中的重要的内容。


“法”,指一切诸佛的教法,也就是现在记载下来的佛教经律论疏等各种典籍中的思想内容。最初的佛法,是以口头传授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佛陀本人也是口头进行传道的。佛陀去世以后,其著名弟子迦叶阿难等人组织结集,将佛陀生前的教法汇集起来,结成了佛经。但直到很久以后,才以文字地形式记录下来。


佛教的教法很多,内容复杂,形式多样。比如佛陀最初所说的教法,就有“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善恶业报”等,这些都是佛教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佛教的历史发展,佛教的“法”也在不断发展。大约在佛灭后的一二百年之间,佛教发生了教团分裂,并逐渐形成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系统。每一系统都分成许多派别(总共约为二十部),各在原始佛教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想内容。如说一切有部立有“诸法实有”、“三世恒有”等理论,大大丰富了佛法的内容。到1世纪,佛教发展到大乘阶段,又先后出现了《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维摩经》、《涅盘经》、《胜曼经》、《解深密经》、《楞严经》等重要经典,并出现了《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辩中边论》、《成唯识论》等理要论书,或以说明“诸法性空”的大乘空宗思想;或以说明“唯识无境”的大乘阿赖耶识的有宗思想;或以说明“佛性本净”的如来藏思想,成为日后佛法的重心和最为主要的内容。7世纪以后,佛教进入密教阶段,又形成了《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密乘经典,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解释性论著。所有这些,在历史上都是佛法内容。佛教徒认为,佛法是众生修行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无佛出世的时代,佛法无疑是全部佛教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了它,教徒就失去了修行的依据和思想的指导,就会无所适从。所以,佛法也是无上之宝,被称为“法宝”。所谓“僧”,本指男性的出家修道者,后以泛指佛教的一切修行者。“僧”是“僧伽”的略称,意为“和合”,有团结的意思,指信奉佛法的人团结于一起而组成的修行团体,即是佛教僧团。佛教最初的僧团,是佛陀初转法轮时向之说法的骄陈如等五人。后来的僧伽组织日渐扩大,形成了“四众”、“七众”等等。佛教认为,佛的教法要想流传于世,必须由僧人来完成,所谓“人能弘法,非法弘人”,僧人是传播佛法的主体,故亦为无上至宝,称为“僧宝”。对佛教来说,佛是创教者,僧是传教者,法是佛法自身,佛法僧三者随缺其一,佛教的大业就不能生起或会中断,所以,佛法僧三者缺一不可,皆为佛教之至宝,故合称为“三宝”。


在中国,三宝思想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传播,围绕三宝思想,出现了许多供养佛、供养经(法)、供养僧的例子,影响极大。佛教学者还专门对三宝进行研究,提出了“四种三宝”、“六种三宝”等提法。所谓四种三宝是:一、一体三宝,又云“同体三宝”、“同相三宝”,意思是说“三宝”中的每一宝,都包含了全部三宝之体。二、理体三宝,谓于真如体建立三宝之名。三、化相三宝,又云“别体三宝”、“真实三宝”,大小二乘说法不同,大乘以诸法三身为佛宝,六度为法宝,十圣为僧宝。小乘以丈六之身为佛宝,以四谛、十二因缘为法宝,以四果为僧宝。四、住持三宝,指佛灭以后住世者,如木佛画像为佛宝,经典文句为法宝,剃发出家为僧宝。“六种三宝”同体三宝、别相三宝、一乘三宝、三乘三宝、真实三宝、住持三宝,内容与“四种”三宝大同小异。

留言评论

欢迎各位网友对本站评论
cache
Processed in 0.00639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