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五方佛的来源和含义
2025-05-04
观音三十二应身分别是指谁?
2025-05-03
圣公是指哪位神?
2025-05-02
箜篌伎乐天的来源
2025-04-30
反弹琵琶伎乐天的来历传说
2025-04-22
笛子伎乐天的来历及传说
2025-04-21
药师七佛的来历起源
2025-04-18
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的来历及 ...
2025-04-17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的来历 ...
2025-04-16
善名称吉祥王如来是哪位佛?
2025-04-15
发布时间:2019-12-30 15:43
在西魏及北周前期,境内的佛教也有很大的发展。西魏时期,权臣宇文泰信佛,好谈佛理,他挑选精通玄理的名僧百人,到丞相府内讲解,又命大臣兼学佛经,于是四方竞为大乘佛教之学,被战争破坏的佛寺也得到迅速恢复。周闵帝、明帝及武帝前期的权臣宇文护也很崇佛、道,因此佛教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时,北周全境有佛寺1000,僧、尼近100万人。“缁衣(即袈裟,指僧侣)之众,参半于平俗(即世俗平民)”;“黄服(即道服,指道士)之徒,数过于正户(即编户)。
当时僧侣们的宗教生活仍像北魏时期样,早晚做功课。做功课时,烧香、拜佛像、奏梵乐(即天竺佛乐)、念经。白天,打坐修行,或听讲经说法,更多的是接待香客和来访者。比较贫苦的中小寺僧,往往要出门化缘乞食或乞求布施,亦有成年不归,在外胡作非为的。寺院一般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土地和佃农,经营农业。寺院地主经济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此外,寺院还放高利贷,盘剥农民;也还经营一些与佛教有关的手工业,这主要是自用。其中的一些高级僧、尼,除了做功课、接待高级宾客之外,主要是研究佛经和译经,讲经说法;闲来无事,便写字作画,散步、串门,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这么多的人出家、入道,不仅严重地影晌了政府的税收和徭役、兵役,而且加重了编户的负担,从而引起社会的不安;同时,佛、道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也妨碍了世俗地主的经济扩张;而佛教“捐六亲、舍礼义”的做法及其虚幻的轮回转世之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违背,因而成了恪守儒家学说的知识分子的主要攻击目标。此外,道教和佛教也在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上,存在着激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