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标语
联系电话

工艺
Product displa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联系人:任金鹏

业务电话:18250514111

联系邮箱:88314111@qq.com

服务项目: 佛像雕塑,铸铜浮雕,铜雕厂家批发

公司地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东方大道1142号

工艺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的特征

发布时间:2019-09-02 17:03

龙门石窟佛教造像的特征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12.5公里伊河两岸的崖壁上,这里东西两山相对,望之若阙,又称“伊阙”,隋始称“龙门”。随着元魏政权将都城南迁洛阳,这里成为继云冈之后北魏最重要的造像中心。石窟大多开凿于西山,东山只有少许唐窟。有关龙门石窟的大规模开造,正史记载发生于景明初。现存早期窟龛纪年题刻,显示在这之前龙门已有零星开龛造像之迹,古阳洞北壁比丘慧成龛纪年为太和十二年(488),之后有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为亡子造像的铭记,时间是太和十九年(495)。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是石窟艺术的瑰宝。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城南伊水河畔的香山和龙门山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石窟1300多个、佛像97000余尊、题记和碑刻3600余个。


龙门石窟佛像造像时期不同,佛像形式也各异。北朝时,造像一释迦牟尼、弥勒、多宝如来、三世佛、七世佛为主;隋唐时期造像的主像大都是阿弥陀佛、弥勒佛、卢舍那佛、药师佛等。造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武则天时期开凿的奉先寺石窟,长宽各30余米。主尊卢舍那佛雕像,总高17.14米,其中头高4米,耳长1.9米。其面形丰肥,慈眉善目,嘴角略上翘,呈微笑状,略作俯视众生状。


龙门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的代表作。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龙门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开始修建的,共化了三年零九个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为卢舍那佛,“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民间又称他为报身佛。除此之外还有肋侍菩萨两尊,佛弟子、金刚、神王各两尊,高度则逐渐降低,造成一种众星捧月的效果。主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部高4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大佛依山而坐,居高临下,使前来瞻仰的人们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见到大佛,增添了人们的崇敬之感。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


龙门石窟形制多为殿堂窟,云冈二期出现的中心柱窟在这里未得到延续,现存北朝重要洞窟约有23座。龙门北朝石窟大多建于迁洛以后至北朝末期,其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孝文,宣武时期(约494—515),所建多为大型石窟,有古阳洞、宾阳三洞、莲花洞等;第二阶段为孝明帝神龟至孝昌年间(518—525),除延续上一阶段未尽工程外,新开洞窟规模有所减小,有魏字洞、弥勒洞、慈香洞、来思九洞、六狮洞等;第三阶段为孝昌至北魏覆灭(525—534),有药方洞、普泰洞、路洞;第四阶段为东西魏、北齐周时期(534—577),所造龛像多为在旧龛中补刻。龙门石窟北朝造像的繁盛时期,发生在北魏迁都洛阳的40年间,其诸多造像因素对北方其他地区石窟的建造影响深远。

古阳洞原为天然溶洞,除上述较早开凿的龛像外,大规模的扩建约在正始二年(505)以前。现洞窟为长方形敞口洞窟,窟顶呈穹窿顶,正壁造一铺三身像,主尊释迦像高约5米,磨光肉髻,着褒衣博带佛装,佛右肩似有“半披式”袈裟痕迹,结跏趺坐,施禅定印,坐于高坛基上,衣襞覆坛。左右立侍二菩萨,头戴低宝冠,Ⅹ型穗状璎珞和披帛于腹前交叉穿壁,北方对璎珞的此类处理方式,首见这二尊像。佛左侧菩萨左手提净瓶(图38),右侧菩萨右手握桃状物,手持净瓶较早见于印度2至3世纪犍陀罗地区的弥勒造像,在中国通常作为辨别观音菩萨的图像特征。观音图像特征一般反映为四个方面:(1)冠帽中有化佛;(2)手持莲花;(3)手持净瓶;(4)手持杨枝。其中冠帽上饰化佛是观音造像最为常见的形式,持莲和持瓶观音的发生时间约略相近,均出现在5世纪下半叶,如北魏皇兴四年(470)王钟造观音金铜像,手持莲花。云冈二期第7窟后室南壁第三层东侧胁侍菩萨手持净瓶。南方成都西安路齐永明八年(490)法海造像左侧胁侍为手持净瓶。手持杨枝观音的出现要晚至6世纪下半叶。古阳洞胁侍应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其主尊当为阿弥陀佛。

窟内南北侧壁分三层开龛,上层共有8各尖拱形大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佛像衣着多为半披式袈裟,唯北壁内侧以龛佛着褒衣博带式袈裟,主体风格以延续云冈一期为主。中层也开8龛,造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及交脚弥勒菩萨像,佛衣未褒衣博带式。底层共刻有5个大龛,南壁2个,北壁3个,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像,佛着褒衣博带佛装。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南壁左侧坐佛的褒衣博带装出现了演变,即由传统的右领襟敷搭左肘,变为敷搭至左肩,这一现象出现极为重要,将在后文详述。

三层龛像风格存在较大差异,非同一时期所为,由上而下,愈上雕凿时间愈早。古阳洞集中体现了北魏造像由云冈佛像圆浑饱满、着半披式袈裟,向秀骨清像、着装褒衣博带式袈裟转变的特征。风格南式化也反映在南北两壁诸多的飞天造型及供养人列像上。此外,佛传故事及维摩、文殊辩论浮雕壁画也巧妙的刻于龛楣之上,释迦牟尼自白象入胎、树下降生、逾城出家到双林人灭,以横构图的形式逐个描绘,情节生动完整。维摩与文殊通常被分置于龛楣两端,中间为恭听辩论的僧俗人物,维摩诘身着褒衣博带装束,为典型的南方士大夫形象。古阳洞也是题刻发愿文最多、书法艺术价值最高的洞窟(图39),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都刻于此洞南北壁的中上部及窟顶。

继古阳洞之后,北魏皇室于龙门开始了大规模的石窟兴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宾阳三洞,又称宾阳洞,这是对宾阳中洞、南洞、北洞的统称。《魏书 .释老志》记载:“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阳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505)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功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508—511)中,中尹刘腾奏为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23)六月以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文中景明初至正始二年营建的两窟是宣武帝为其父孝文帝、母文昭皇太后高氏所造,分别为今宾阳中洞和宾阳南洞。永平年间所造一窟,为今宾阳北洞,此窟是为宣武帝 所造。三窟建造历时23年。其中南、北两洞因故未能完工,窟中留有后世续造龛像。在石窟形制上似延续云冈一期,平面为椭圆形,作穹窿顶。

宾阳中洞窟门上方浅刻火焰纹尖拱,中央刻一兽头,拱梁凿有龙身,拱端施二龙矫首。窟口外侧各雕一门柱,柱头类希腊爱奥尼亚式,门柱外侧各雕一屋形龛,内有力士一身,南力士像已残,北力士像完好,力士左手持金刚杵,右手展掌于胸前。窟门通道顶刻两朵莲花,左右拱壁雕有浮雕三层:上层各刻飞天一身;中层各刻二身供养菩萨;北侧下层刻帝释天,南侧下层刻大梵天。宾阳中洞的这些护法神像造型极为生动,是北魏此类造像的重要代表。

由窟门通道入主室,窟内宽约11.4米,深约9.85米,高约9.5米,分别在正壁和南北侧壁各置一铺塑像,以表现三佛为主题。正壁造像一铺五尊,主尊释迦佛(图40),像高约6.5米,结跏趺坐于亚形坛基上,佛像在褒衣博带袈裟外复穿有“半披式”袈裟,此种褒衣博带装束为云冈所不见,在龙门却极为流行。佛头为水波纹肉髻,衣襞覆坛呈外展式下垂,坛基前方两侧各置一尊 护法狮子。佛左右两侧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身披璎珞,头戴高宝冠。南北侧壁均为一铺三身像,两壁主尊皆为立像,水波纹肉髻,着褒衣博带佛装,佛衣外展下垂,跣足立于立于覆莲台上,主尊两侧各塑胁侍菩萨一身,头均已残毁。

窟内入口处的东壁两侧,有上下四层大型浮雕,最上层为维摩诘经变故事,北侧为文殊菩萨,南为维摩诘;第二层雕佛本生故事,北侧为萨锤那太子舍身饲虎故事。南为须达拿太子施舍故事,第三层为 帝后礼佛图,北为孝文帝携群臣礼佛图。南为文昭太后携嫔妃礼佛图,这两幅浮雕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往国外,现分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那尔逊艺术博物馆。这种对群体仪仗式礼佛场景的刻画,在龙门出现较多,如古阳洞法生龛、元??龛,及皇甫公洞南壁和北壁,此外,还见于同期开凿的巩县石窟,宾阳中洞的这两幅作品当为同类题材之精品。最底层幅面高度较窄,刻有十神王像,左右各五身,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十神王像。

窟顶藻井中心为重瓣莲花,四周环绕八身伎乐天,其间饰有流云和植物纹样,外饰莲瓣和垂幔。宾阳中洞窟底纹饰制作也极为繁缛华丽,由门至主尊刻一参道,浮雕龟甲纹,两侧刻饰联珠纹和莲瓣纹,再外层两边对称布列大莲花四朵,窟内其余地面刻水涡纹、水禽等。

宾阳南洞除窟顶藻井部分完成于北魏年间,正壁大像及四壁龛像均为隋唐时期作品。北洞除窟外窟楣及拱梁为北魏原作外,窟内龛像多为唐初雕凿。

莲花洞的开凿约与宾阳中洞同时,因窟顶中央刻有直径3.6米、厚0.35米大莲花而得名(图41)。此窟入口门楣浅雕火焰纹尖拱形,拱梁刻有一龙,窟门南侧雕护法像,头残,左手展开于胸前,右手残,袒上身,下着裙,Ⅹ形披帛于腹前交叉穿壁。

正壁为一尊五身像,主尊立佛头和手均残,佛着褒衣博带装,右领襟敷搭左肘,佛衣外展式下垂,左右胁侍立二比丘,再外侧各雕菩萨立像一尊,头部均毁,右侧菩萨身披Ⅹ形形披帛和穗状璎珞于腹前交叉穿壁。南北两侧壁均密布大小龛像,形制大抵相同,以北壁北魏孝昌三年(527)宋景妃龛为代表,龛楣浮雕七佛,结跏趺坐,施禅定印,两端刻二龙矫首,上方悬天幕,龛楣于天幕之间刻维摩经变故事,龛外左右侧各刻力士像一身,龛内设一铺五身像,主尊结跏趺坐于横长方形坛基上,着褒衣博带佛衣,衣襞呈外展式垂于坛前,两侧胁侍二弟子及二菩萨,佛坛前两端各刻一狮背相蹲卧。莲花洞除雕刻龛像外,还有石刻佛经三部,两部位于窟内北壁上方,均为《办若波罗密多心经》,另一部《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刻于窟外北壁上方的崖面,为唐如意元年(692)佛弟子史延福敬刊。

龙门石窟在北魏神龟、正光年间,进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除部分洞窟仍在延续上一阶段形式外,新造像因素如三壁环坛式和三壁三龛式洞窟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火烧洞

为开凿于孝明帝正光三年(522)以前的大型石窟,因门楣雕有华丽的火焰纹故名,窟内造像几乎破坏殆尽,一般认为是因发生在北魏的一次政治性破坏活动所致。从残留迹象看,正壁组合于宾阳中洞相同,北壁中、上部均毁,下部并列的三个大龛中,唯第一龛存有一铺五尊像,南壁残存五个较大像龛,也损毁不全。

慈香洞,

约建于孝明帝神龟三年(520),是一座平面近于方形的三壁环坛式洞窟,高约1.7米,宽约2米,深约2.2米,窟顶呈穹窿形,中心刻莲花,外围环绕六身供养天人。正壁佛基上造一铺五尊像,主尊结跏趺坐,着褒衣博带佛衣,施禅定印,衣襞覆坛呈外展式下垂。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立于坛基上,佛坛正面两端各刻一狮。北壁造像也置于坛基上,组合与正壁相同。南壁佛坛上一铺五尊像,主尊为弥勒菩萨,交脚坐于佛坛上。

魏字洞,

约开凿于孝明帝正光四年(523),为平面呈横长方形的三壁三龛石窟,高约4.3米,宽约5.7米,深约4.35米。窟顶浮雕莲花,外围刻飞天两身,其间饰有忍冬及流云纹。窟内正壁及南、北壁各开一大龛,正壁坛基上造一铺五尊像,佛着褒衣博带佛装,外披“半披式”袈裟,结跏趺坐,衣襞覆坛,左右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佛衣襞两侧各塑帷幕大龛,周围刻有小龛,主龛内坛基上刻一铺五尊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着褒衣博带装,龛外两侧各雕力士立像。南壁大龛与北壁相同。出现于慈香洞的三壁环坛式洞窟及魏字洞的三壁三龛式洞窟,代表了龙门造像第二阶段的新特征,这在云冈第三期造像中也有所表现,可以看出两地间的密切交流。

龙门石窟在孝明帝孝昌以后进入第三阶段,此间正是北魏末期,天下混乱,龙门造像仍延续旧制,只是雕凿规模日趋式微。北魏于永熙三年(534)灭亡后不久,洛阳沦为东、西魏高欢与宇文泰势力相争的战场,其间龙门仅隅有小龛雕造,北朝造像中心分别转向了西魏的麦积山、炳灵寺、敦煌及响堂山、天龙山,龙门造窟的再度兴起是在7世纪中期以后的李唐太宗、高宗之世。

前文已述,在云冈造像中,佛衣样式发生了由“半披式”向“褒衣博带式”装束外,许多佛像的衣着样式出现了“褒衣博带式”与“半披式”叠加披着的新形式,体现出北方在吸纳南朝典章文物的同时,对北方旧有文化传统的顽强恪守。

留言评论

欢迎各位网友对本站评论
cache
Processed in 0.00482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