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标语
联系电话


Product displa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联系人:任金鹏

业务电话:18250514111

联系邮箱:88314111@qq.com

服务项目: 佛像雕塑,铸铜浮雕,铜雕厂家批发

公司地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东方大道1142号

  •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总 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入 则 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谏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95

  • 道 德 与 人 生
    道 德 与 人 生

    一、人为什么活着?   读者要弄清人为什么活着,首先必须了知人的生死本末,也就是说,你必须从自心真正了解生命的本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能源,精神与肉体的关系,人死后是不是彻底的消亡了,灵魂存在吗,灵魂的归宿,灵魂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等诸多复杂的问题。而要想从本质上解开人生的谜团,除了外在的理论,还要必须通过个人的参悟和修行……。  事实上,人在参悟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是一种修行。当一个人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67

  • 一百条佛教经典语句
    一百条佛教经典语句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八:大悲无泪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81

  • 什么是五戒
    什么是五戒

    (出自《居士学佛100问》)在家男女应受持的五种制戒。即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佛制受持三归五戒之在家众,方称优婆塞(或优婆夷)。故《毗尼母经》卷一云(大正24·802b):‘优婆塞者,不止在三归,更加五戒,始得名为优婆塞也。’  关于五戒的分受与具受,各经持有不同的看法,如《增一阿含经》、《优婆塞戒经》及《大般涅槃经》等提出了分受之说。《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杂阿毗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641

  • 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
    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

    佛国一品是佛陀开示唯心净土的法门,但并不是生硬的否定了缘起的幻相,只有此才不会昧了良心,昧了因果,此是圆融无碍,才可能随缘任运,才能不排斥不拘泥,因为万有现象无不是缘生幻有,无有可舍可取的真实相状,又哪里有一个烦恼的困扰,既如此,遇境只有随缘,才会自由自在,如此看破烦恼就是般若,因此而自由就是解脱,因此而自在就是法身,如是三德具足,任其随处,心与境都是不可思议解脱的清净佛土。  我执如眼镜,摘即佛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652

  • 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第三
    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第三

    “弟子”的名义:1,法性平等,本无高下,只因众生逆而不觉,反迷为悟,学在佛后,称之为弟。又从佛口生,从法化生,称之为子,2,理虽平等,却不坏差别而见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破坏差别而寻平等,这是违背法性的假平等,所以佛法不坏世间法,于是佛视众生如子女一样,诱导教化如同慈父一般,所以众生视佛如慈父,事奉供养如同子女孝顺,所以称为弟子,如疏中所说:“资视师如父,自处如子;师处资为弟,自处如兄,敬让合伦,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707

  •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品第四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品第四

    菩萨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又是回因向果,入一实乘,否则乃是权乘,不能成佛,也即不能真正净佛国土,于是针对权乘菩萨不能通达二谛融通之实,虽知不住空有两边,却不知空有平等。所谓中道并非站在中间,而中道并非指假名字,内涵应该是转识成智,即是相应,正是如此,维摩大士为破权乘菩萨执中之障,抹去分别的痕迹(观念),如是才能转识成智。  因为声闻乘人不敢承当问疾之重任,与居士应酬,于是佛陀只好派遣菩萨探病。  弥勒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653

  • 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了法如梦,理解仗剑逼佛。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中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此品缘起,佛见声闻罗汉、诸大菩萨都不堪维摩诘处问疾,只有派文殊菩萨去酬对,文殊菩萨是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央掘经》)再来,因为佛陀明知二乘人和菩萨不堪胜任,虽然他们第六识的“分别我执”已破,但第七识的“俱生我执”犹存,有“我”就有了意识上的自尊,对此,佛陀就不能直接派文殊菩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1083

cache
Processed in 0.006823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