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铜雕厂定做价格答疑
Question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摩那斯龙王,又称摩那苏婆帝龙。意译作大身龙王、慈心龙王、大力龙王、高意龙王、大意龙王。此龙身长能绕须弥山七匝,故称大身。又谓此龙主降雨,将降雨时先起云,待七日众事均毕,然后降雨;因起云雨时皆从慈心出,故称慈心。法华文句卷二下:‘摩那斯(中略)修罗排海,淹喜见城,此龙萦身以遏海水。’盖其有威德,遂为一切虾蟆形龙之王。摩那斯龙王是八大龙王之一。八大龙王包括娑伽罗龙王、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 ...
发布时间:2025-02-28点击量:106
阿那婆达多龙王,梵文为Anavatapta,意译为“无恼热”或“清凉”。他是佛教神话中的八大龙王之一,以其卓越的德行和福报而闻名。阿那婆达多龙王居住在阿耨达池,这个池位于喜马拉雅山附近的马纳沙湖。阿耨达池的水流出形成四大河流,供给人间所需,因而阿耨达龙王享有极大的福气。与其他龙王相比,阿那婆达多龙王不受热沙裹体等苦报,因为他居住在阿耨达池,能够远离其他龙族常见的三种过患:被热风、热沙烧灼,恶风暴起 ...
发布时间:2025-02-27点击量:111
德叉伽龙王,意译为两舌龙王、视毒龙王、现毒龙王、能损害者龙王。德叉迦龙王在佛教中被视为护法龙王之一,具有强大的威力和守护作用。与其他龙王如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等共同守护法界,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特质和力量。据传,德叉伽龙王若怒瞪人或畜生一眼,对方便会立即死亡。这一说法在《大正藏》的第三十四卷第二十四页中有所提及:“德叉迦,此云现毒,亦云多舌,或云两舌。本住乐说无碍辩法门,迹示多舌”。这一描述表明了德叉 ...
发布时间:2025-02-24点击量:106
和修吉龙王又被称为婆苏吉,是八大龙王之一,实力和地位仅次于千蛇之王舍沙,两者有时被视为同一化身。和修吉龙王在佛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佛教神话中的一位重要龙神。八大龙王包括娑伽罗龙王、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难陀龙王和跋难陀龙王。在日本,修吉龙王通常被称为“九头龙王”,而在密教中则翻译为广财龙王。在佛教经典中广财龙王被描述为多头或九头龙王,居住在水中,本住普现 ...
发布时间:2025-02-23点击量:111
八大龙王,是佛教神话中八位龙王,分别是娑竭罗龙王、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竭罗龙王娑竭罗龙王,又作娑伽罗龙王。娑竭罗,意译为海。娑竭罗龙王意为“咸海之龙”。即咸海中一百七十七龙王中第七龙王也。八大龙王之一。依其所住之海而得名。今独列此龙王者,谓是大权菩萨,位居十地之中,示现龙身,处于咸海。若降雨时,先布密云,端坐举念,其雨普洽。常随佛会 ...
发布时间:2025-02-22点击量:152
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梵名译作“那拏天”,在各古书中又写作那吒、哪叱、哪咤等,民俗信仰尊称其为太子爷,号中坛元帅,属五营神将,是佛道儒并尊的降魔天神。哪吒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佛教与道教的结合。哪吒最初是佛教护法神之一,后来被道教吸收并融入中国本土神话体系。在佛教中,哪吒的形象充满暴力色彩,以三头六臂、忿怒相示人,手持金刚杵、脚踏恶龙,职责是降妖除魔、护卫佛法。在道教中,哪吒被描绘成外貌英武的 ...
发布时间:2025-02-21点击量:158
韦驮尊者,也叫韦驮菩萨,是佛教中著名的护法神之一。他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并被誉为“神形太保”。韦驮菩萨以善走如飞而闻名,并且在佛教中扮演着保护佛法和僧众的重要角色。在佛教传说中韦驮菩萨是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也是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其形象通常被描绘为一位身穿铠甲、手持金刚杵的武将,威风凛凛地守护着寺院和僧众。韦驮菩萨的法器是金刚杵,也被 ...
发布时间:2025-02-20点击量:136
地藏菩萨,作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著称,其信仰在唐宋时期达到高峰。地藏信仰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所写的《地藏菩萨赞并序》反映了当时地藏信仰的盛行。到了盛唐之后的唐末五代,由于社会动荡,人们对地藏菩萨的信仰更为迫切,地藏菩萨成为众生解脱和超脱的精神寄托。在唐宋时期地藏菩萨的信仰与形象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这 ...
发布时间:2025-02-19点击量: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