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触”,指修习禅定中从初禅未到地定进入初禅时所发生的八种感觉,即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八种感觉。《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五说又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沉、七坚、八软,合成十六触。其中动、掉(摇)二触,指体内有动、摇的感觉,但从外表看并无动摇感。《摩诃止观》卷九上说“若动触起时,或从头、背、腰、胁等处,渐渐遍身。身内觉动,外无动相。似如风发,微微运运。从头至足多成退分。腰发 ...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大兴善寺公园内的大兴善寺是汉地密宗的祖庭和根本道场。大兴善寺是西安最古老的寺院,它始建于晋武帝秦始二年(226),原名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在兴建都会大兴城(即西安)时,在遵善寺的基础上敕令建成造成了国寺——大兴善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故取“大兴”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隋朝扩建的大兴善寺在大兴城的靖善坊内,与玄都观隔街相对,气势宏伟。隋文帝从全国各地诏请到大兴 ...
青龙寺,位于陕西西安市南八里许的乐游原上,是中国唐代密宗的根本道场,日本真言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名灵感寺。隋文帝于开皇元年(581)迁都大兴城(今西安市),多掘城中陵冢,后为追荐亡灵“冥神”而建此寺。唐武德四年(621)寺毁。据传,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患病,苏州和尚法朗诵《观音经》祈佛保佑得以痊愈,公主奏请复立为观音寺。唐景云二年(711)改名为青龙寺。唐会昌五年(8 ...
什么是传戒?所谓的传戒是指,通过特定的作法,将戒法传授给僧尼或居士心中去的一种宗教仪式,又称此传戒为“开戒”、“放戒”等之称。乃是佛教中重要的佛事活动,也是佛教中最隆重、最庄严的法事。 如何举行传戒仪式?传戒仪式本来完备无遗,但中国佛教至南北朝才逐渐完善,隋唐间广立戒坛,诸坛并开,而至宋初成三坛传戒体制,明清盛传,迄于近代。三坛传戒规制亦不尽一致,其中明读体参照古规撰集之《传戒正范》等, ...
当代佛教徒分布状况有何特点? 当代佛教徒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是,历史上佛教长期流传的亚州国家和地区的信众人数正在稳步增加,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中佛教徒人数迅速上升,非洲和大洋地区也有了佛教徒。19世纪末,主要是因为一此亚洲佛教国家的僧众到印度朝圣礼佛与传法的推动,中断了近700年的佛教在印度重又出现。印度独立后,在政府的热切关注和支 ...
什么是净土宗?净土宗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唐代僧人善导实际开创的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得名。此宗奉东晋庐山慧远为初祖,慧远曾与人结立“白莲社”,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而又名“莲宗”。净土意指佛所居住的世界。净土信仰最早是印度大乘佛教的产物,根源于佛教僧众对释迦对尼佛的怀念和对释迦佛说法道场的向往。大乘佛教认为,佛有法、 报、应三身,十方世界有无量诸佛。每一佛都与释迦牟尼一样 ...
什么是上座部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支。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属巴利语系,亦称为南传佛教,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在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因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故名。名由于信徒以傣族占多数,也名“傣族佛教”。现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 茅地区、监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保山地区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和部分佤族,以及其它民族分群众之中。约6、7世纪开始传入 ...
梁启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人物,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在政治上,他是 一具民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和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倡导维新,发起戊戍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学问方面,梁启超是一名知识渊博、学 有成就的大学问家。他出身于举人家庭,从小接受儒学文化教育,27岁时受都于公羊学名师,又远渡日本,周 ...
因果循环是什么?因果循环指的是因缘和果报,俗称“因果报应”。佛教认为,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即所谓“三世因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佛经有一首偈语说得明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就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利人则利已,害人必害已。善恶到头终有报,不管历时多么久远,自己种的因总要受到果报。“不是不 ...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慧能(638~713), 又作惠能。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俗姓卢,广东新兴人。其父本居范阳(今河北蓟县),后被贬至岭南,不久即去世。慧能的青少年时 代,家境贫寒,靠卖柴为主。慧能法师的生平事迹一天,慧能去集市卖柴,听到客店有人诵读《金刚经》,慧能听后,忽有所语,便问诵经人:“此经从何得得来?”诵经人答:“从蕲 州黄梅弘忍禅师处得来。”于是决定前去湖北黄梅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