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铜雕厂定做价格答疑
Question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面然大士又被称为面燃大士,是佛教与道教中的护法神,同时兼具观音菩萨化身与幽冥教主双重身份。在佛教中面然大士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主司饿鬼道,以“鬼王”形象救度众生。据《法华经》记载,观音菩萨为引导饿鬼道众生,会示现鬼王身说法,因此面然大士也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面然大士通常被描述为面容枯槁、头发散乱、喉细如针,全身被火焰包围的饿鬼形象,象征贪嗔痴等烦恼的焚烧。其形象警示信徒避免悭吝与贪欲,以免堕入 ...
发布时间:2025-07-22点击量:52
须达多长者又称给孤独长者,是佛陀时代著名的在家居士,以乐善好施和供养佛陀的事迹闻名。在佛陀住世的年代,舍卫国有一位名叫须达多的长者,财产丰富,又富有爱心。他乐于惠施救济贫穷的人,常常帮助身陷困苦的人们,人们都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因被佛陀的慈悲和智慧深深的感动。他很希望佛陀能带他的弟子们常常到他的国家来讲法,让人们都能受到佛陀的慈悲教化。于是,他开始寻找土地为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建造一座精舍。 ...
发布时间:2025-07-21点击量:31
吉祥天母是藏传佛教中重要的女性护法神,具有超大神力的高级神灵,为出世间护法神。在藏传佛教的护法神系里,她是属于最高一级即第十等级的护法神, 也是雪域的首席女护法神。梵语名音译为 "玛哈嘎里" , 藏语名音为 "班达拉姆" , 意译 "吉祥天母" , 俗称 "骡子天王"。吉祥天母是藏地的总护法,也是绿度母的护法。在二十一 ...
发布时间:2025-07-19点击量:30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受尊崇的菩萨之一,其形象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演变。从最开始的男性形象到后来的女性化,再至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多样化表现。这一演变反映了宗教文化与艺术发展的融合。而五代十国观音造像主要承袭唐代风格,并逐渐向世俗化转变,其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造型风格五代观音造像仍以唐代风格为基础,面部圆润丰满,双眉与鼻梁连贯,发髻高耸,头冠两侧有飘带装饰。躯体呈现三折扭状动态,裙裾扬起以表现活 ...
发布时间:2025-07-18点击量:23
观音菩萨作为佛教中深受信众喜爱的菩萨,其形象在我国经历了丰富的演变。从最开始的男性形象,到后来的女性形象,观音菩萨逐渐成为了慈悲与美丽的象征。而清代观音造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造型风格和材质工艺两方面:造型风格清代观音造像多采用圆雕技法,面部清秀柔和,常见送子观音形象,如怀抱婴儿的坐姿造型,强调母性慈悲特质。典型特征包括头顶披巾、身着广袖长裙,面部表情端庄且带有微笑,肢 ...
发布时间:2025-07-16点击量:27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艺术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观音作为佛教中的重要形象,其造像在这一时期也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特点。这时期的观音造像以汉藏艺术融合、世俗化倾向和精湛工艺为特征,展现出面部饱满、服饰繁复、姿态多样的艺术风格。一、整体造型与姿态明代的观音造像通常呈现出端庄优雅的姿态,身姿挺拔而又不失柔和。其服饰尤为华丽,多采用繁杂的图案和精致的装饰。明代的观音造像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姿态,如行走、盘坐等,这些 ...
发布时间:2025-07-15点击量:34
佛教初入中原,遵从印度无佛像传统,形成一段无佛像时代。我国佛造像从无到有,融汇我国传统文化精髓、内涵及智慧,成为国之瑰宝。我国佛造像经历各个朝代不同文化特色,雕刻艺术也随之形态各异。而辽代的佛教造像不仅是在历史上独具特色,其艺术风格更是多样化和融合性极强。它兼具了唐代的优雅和南宋的写实,同时融入了契丹和北方的传统审美。整体上,辽代佛像展现了丰富的文化交流,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独特审美和技艺发展。造像体 ...
发布时间:2025-07-14点击量:30
阿弥陀佛是佛教艺术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雕刻风格之一。不同历史时期的阿弥陀佛,呈现出多样的风格特色,不仅体现了佛教艺术的演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北魏佛像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造型具有独特的特点。这个时期的阿弥陀佛造像特征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和造型细节上。造型特征北魏阿弥陀佛造像多呈现瘦骨清像的风格,面容清瘦,线条流畅简约,体现超然物外的宁静气质。这与北魏时期推崇的"以瘦为 ...
发布时间:2025-07-12点击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