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铜雕厂定做价格答疑
Question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韦驮菩萨,也叫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将之首,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是佛教中护法金刚力士的代表之一。据说释迦牟尼涅槃时,诸天和众王把佛陀火化后的舍利子分好后,各自回去建塔供养。韦驮也分到一颗佛牙,正打算回到天界时。一个捷疾鬼浑水摸鱼,偷走一对佛牙舍利,并且拔腿就跑。韦驮奋起直追,转瞬间将捷疾鬼抓捕,最后抢回了佛舍利。诸天和众王纷纷赞叹韦 ...
发布时间:2023-03-18点击量:318
鸿钧老祖是道教的鼻祖,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称之为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鸿钧本作鸿均,最初起源于西汉王褒的《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鸿均指的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之后出现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三友之师,借喻道教三十六天大罗天。在小说里,鸿钧道人为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一说。也有一说 ...
发布时间:2023-03-16点击量:275
净瓶观音,又名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玉净瓶,可消除身上之众病,这是我国民间供奉较多的观音,观音的画像和塑像随处可见。因菩萨手上的净瓶是插有杨柳的。杨柳取其柔顺,是象征观音慈悲救苦,众生之意,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净瓶在释氏要览中说: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储水,随身用以净手。又杨柳枝,在印度称之为齿木,常用以刷牙以表清洁。在我国佛徒常念观音大悲咒,求咒水治病或洒净道场,故请佛菩萨亦用杨 ...
发布时间:2023-03-15点击量:679
毗卢观音是戴毗卢帽的法身观音,也是普陀山普济寺圆通宝殿的主尊,图中毗卢观音五官端庄,双目垂帘,身穿覆盖两肩的天衣,敞前胸、饰璎珞,中衣结带,双手置腹前结禅定印,双腿结跏趺坐于多层莲座之上。毗卢观音神态安详、法相庄严,看其栩栩如生的毗卢观音铜像在制作过程中是相当复杂的,需要经过制图、塑泥胎、浇浆、塑模、熔铸、焊接、打磨、抛光、贴金、彩绘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才能够完成,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毗卢观音铜像的 ...
发布时间:2023-03-14点击量:304
三宝佛也叫三世佛,是三个不同世界的佛,中间是裟婆世界的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胁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胁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也称之为横三世佛。三宝,即佛法僧或觉、正、净。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起来的,因而三世佛也有纵横之分。对于三宝佛有不同的说法:一、三身佛,即清净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佛或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
发布时间:2023-03-13点击量:279
鸿钧老祖是道教的鼻祖,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称之为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鸿钧本作鸿均,最初起源于西汉王褒的《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鸿均指的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之后出现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三友之师,借喻道教三十六天大罗天。在小说里,鸿钧道人为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一说。也有一说 ...
发布时间:2023-03-11点击量:248
佛像给人感觉总是庄严肃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在各地宗祠寺庙中看到形态各异的佛像。而常见的佛像有观音、罗汉、如来、弥勒佛、四大天王等等;其中慈悲怜悯的观音更是被人们所熟悉。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至高的信仰,许多人宁可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愿意虔诚的敬拜观音菩萨。因此,几乎所有寺庙都喜欢供奉一尊观音佛像,这样可以让来往的香客更真切地感受到慈悲的佛法。在寺庙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式各样 ...
发布时间:2023-03-10点击量:214
月老,又被称为月下老人、月下老儿,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负责婚姻的红喜神,也就是媒神,也是天庭的一位上仙。因主职男女婚配良缘,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因此信仰广泛,祠庙诸多。月老像的形象一般常被塑造成白胡长须,脸泛红光的慈祥老人;左手持着姻缘簿,右手拄著拐杖。月老这一形象最开始在唐代小说家李复言的小说集《续玄怪录》的《定婚店》中出现。记载了唐代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巧遇月下老人。宋城县的县令知晓了此事,就 ...
发布时间:2023-03-09点击量: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