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铜雕厂定做价格答疑
Question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制衣一、三衣 制衣,又称三衣或袈裟。“三衣”是从衣之数量得名,“袈裟”从衣色而得名。三衣是释迦为自己制定的服饰,也是他为弟子们制定的法服。相关经典对此多有记载,《五分律》中对佛着何衣有明确表述,“时有弟子问释迦:‘世尊几种衣应受持’,佛言:‘三衣应受持’”。唐宣道《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引用《增一阿含经》云:“如来所着衣名曰袈裟。”另据《四分律》载释迦对所置三衣的表述:“过去诸如来无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707
6世纪末以后的“半披式”佛衣 6世纪末以后,“半披式”佛衣的发展大体呈现两种发展路线:其一,“半披式”与其他佛衣样式叠加披着或融合的情况中,仅有“半批式”融入“敷搭双肩下垂式”这一种样式得到较多的表现,唐以后此样式也趋于式微。其二,延续独立的“半披式”着衣模式,且影响力逐渐增强,在中国新疆、西藏地区以至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佛像中,均能看到此佛衣样式的影响,并在明清两代,成为几乎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680
佛教发源地的佛衣样式 释迦生前反对制造佛像,《增一阿含经》:“如来是身不可造作”,“不可摸则,不可言长言短”。所以在释迦死后的几百年中没有佛像,人们只用象征物,如菩提树、法轮、佛足迹来寓示佛的存在,建 于公元前 1 、2 世纪的巴尔胡特窣堵波围栏浮雕及桑 奇大塔塔门对此均有反映。约在公元 1 世纪前后佛 像开始出现,并在贵霜王朝(约 1 世纪中叶至 4 世纪 初)迦腻色伽统治时期达到高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620
贵霜时期犍陀罗佛衣犍陀罗地处古印度西北边埵,主要疆土约相当今巴基斯坦西北地区,实际疆域北至斯瓦特河,西至阿富汗喀布尔河上游,东南边包括印度河以东的呾叉始罗(即今塔克沙希拉)地区。在佛像出现以前,犍陀罗艺术已受到来自古代波斯、希腊的影响,如下表所示。犍陀罗统治更替概略表 时间犍陀罗统治更替概略表前6至前5世纪波斯阿黑门尼德王朝约前327至前321年希腊亚历山大卫戍部队约前321至前190年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760
贵霜时期秣菟罗佛衣 秣菟罗位于今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朱木拿河岸,是贵霜帝国政治、军事及宗教的一大中心。这里较犍陀罗更接近释迦生前活动地区及早期佛教艺术遗址,如鹿野苑、巴尔胡特窣堵坡等,所出佛像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因此也被视为中印度佛像的代表。 贵霜时期秣菟罗佛像,以现有实物资料看,佛衣表现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段,在早期及迦腻色伽执政时期的佛像多着“右袒式”袈裟。迦腻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604
贵霜时期阿马拉瓦蒂佛衣 阿马拉瓦蒂地处南印度,由于该地不属于贵霜王朝辖地,且出土的佛像时间较晚,学界在关注古印度佛像源点的讨论,未将其纳入。该地佛像的制造时间, 一般认为是在3世纪,这一 时期,阿马拉瓦蒂属案达罗王朝(前 1世纪至 3 世纪)。案达罗王朝主要控制着南印度的德干高原及海岸线,与北方贵霜王朝形成对峙局面,史学家也将这一时期称作次大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nb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677
印度佛衣的再认识 犍陀罗和秣菟罗两地,佛像衣着多为右袒和通肩两种披着方式。许多学者认为“通肩式”源自犍陀罗,“右袒式”源自秣菟罗,之后两地相互影响,这一观点尚无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以现有实物看,早期犍陀罗佛衣多作“通肩衣”,秣菟罗多“右袒式”,这一现象在二世纪前后有所改变。 在古印度,“通肩式”和“右袒式”佛衣的兴盛在时间和地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696
6世纪末以前的“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典型特征“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是继“褒衣博带式”之后约与“褒衣博带演化式”同时兴起的一款佛衣样式,主要见于北方围绕东魏、北齐政治中心邺(今河北临漳)和晋阳(今山西太原)的石窟寺佛像,向西辐射影响至西魏、北周辖区内的麦积山、莫高窟及新疆地区,在南朝佛像中也可寻觅到这种来自北方样式的影响。6世纪中期,东魏、北齐辖区内以“敷搭双肩下垂式”为主体的佛衣样式,与“南式佛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744